滚动资讯:

    胡耀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村主任
    发布时间:2016-04-20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胡富元

    闪光的灵魂

    ——记隆回县鸭田镇福合村村主任胡耀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胡富元

      在鸭田镇,熟悉他的村民都说,胡耀文舍弃广东某编织厂的大老板不当,却要回家当小小的村干部,是要引领我们从糠箩里往米箩里跳!

      在鸭田镇,熟悉他的村干部都说,胡耀文舍弃他个人年收百万的财富,却要当小小的村干部,每年仅仅领几千元的工资,是要为我们做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榜样!

      今年47岁的胡耀文大老板不当,却要回家当村干部,到底为什么?记者怀着一颗疑惑不解的心情,前往隆回县鸭田镇福合村去探个究竟……

      土法上马,带领村民,用一年多的时间,修筑上山路

      4月10日下午3时多,记者骑着摩托车,从金石桥出发,沿着S312省道向东,1个多小时后,来到隆回县兴田村1组地段与新化县槎溪镇木瓜村地段的交界处,再向左拐了一个约为35度角的弯后,由东向西拐上了前往福合村的上坡山路。上山的道路比较陡,大约有45度的坡。道路不是很规则的水泥路。从路的表面看,多处地段上的外边,可以看到大块的石板。让人看了是一种滑溜溜的感觉。似乎在时刻提醒过往行人,行走在此路上,非得小心不可!

      上山的路上,车辆和行人非常少见。上山的3公里多路,记者只看到一人骑了摩托车下山来。速度比记者上山的速度还要稍微慢一点。

      山路比普通的通村公路宽,估计有5米多。最宽的地方,可能有6米多。

      山路的左边是山,右边是深沟。路的右边,只是立了铁质的护栏桩,还没有安置完整的护栏。越往上,沟越深。其山势,刀削斧劈一般。

      记者只敢望着路面骑行,车子也尽量向路的左边靠,不敢向右边靠,更不敢往右边的山沟里看,心怕稍不留神,就滚到山沟里去。

      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记者只得更加小心翼翼。

      沿途的坡,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陡。大约行了10分钟,只见路右边的陡坡上的林木高高地耸立着,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把人的视线与山沟隔开来了。

      记者在出发之前,想象着福合村,应该与鸭田镇的游家村差不多。结果,完全不同。游家村虽然地处崇山峻岭之间。但上山的路,完全没有上福合的陡,更没有福合的险。

      在这样的道路上,大约行驶了20分钟时,记者只得停下来,致电采访对象,答曰:“还没有走完三分之一的路程。”

      又过了大约30分钟,在一条盘旋的山路上,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问,答曰:“对面那栋有‘金顶’的新建高楼,就是胡主任的家。”

      记者继续前行,约10分钟后,来到一个底部平坦、周围高耸,就像一个鸟鹊窝的山窝窝里的新建高楼前面。刚刚停下车来,突然呼呼地一阵响声,只见一列高速列车,从新建的高楼左侧30米处的山涧里一闪而过。几秒钟后,山窝窝里又恢复了平静。

      17点多钟,记者在距采访对象家的另一个山坳上,见到了采访对象——福合村村主任胡耀文。其时,他正在指挥挖土机在开挖路基。

      “这是村里为我挖的进户路,有20多米长,计划挖5米的路基。以后,村里搞旅游开发了,再筹集资金把它硬化成水泥路。”9组村民邹定祥说,“在我们村里,组组都通了水泥硬化路外,还户户挖通了毛马路。这可是村里的干部们的功劳啊!”

      说到修筑村里的路,该村胡玉春、邹定华等10多位村民拉开了话匣子。

      在2003年以前,胡耀文任广东省深圳市某编织厂厂长职务,月薪达5万余元。那年底,买了豪华小车的胡耀文与妻子夏七莲回家过年。当车子开到新化县槎溪镇木瓜村与福合村交界处时,就得停下车来,改为步行进入福合村。

      “那个时候,村里95%以上的村民属于贫困户。”5组村民胡玉春,表现一脸苦笑,似乎不堪回首,“还哪里有钱修路?”

      因此,回家过年的农民工,无论是当了老板,赚了钱的,还是普通的打工者,都得步行进入村里。

      2003年春,胡耀文从深圳市某编织厂辞掉了厂长的职务。自己独自一人在隆回县高平镇开办起了编织厂,吸收当地及本村的100多名员工,来到厂里打工。

      2003年冬,胡耀文利用回家过年的机会,发动村民,采用土办法,用锄头、铁锹等农具,开挖起进村路来。

      “这条进村路,你们用了多少时间?”采访中,记者问。9组村民邹定华说:“2004年元宵节后,学生都上学去了。多数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也外出打工了。只有胡耀文这个工厂的厂长,和村里一些不能外出赚钱的老农,在农闲时继续修路。”

      2004年至2005年,胡耀文大部分时间在筑路工地上。“编织厂的事情,有副厂长管。是我发起修路,我不在工地,不去带头,不好说话。”胡耀文说。

      经过两年零3个月的时间,一条长3公里多,宽5.5米的大路,铺在人民面前,期间又硬化成水泥路。

      “说到办厂,收入比当村干部多得无法比。”胡耀文说,“在深圳,我每年有60多万元的收入。但2003年至2009年的7年间,厂子办到了家门口,除容易招工外,利润也上升到100多万元。”

      “不继续办工厂,当老板,而要回家当村干部,你不后悔吗?”记者不解地问。

      “一个人在外赚钱,只能搞富一个家,也很容易,但不算富,也没什么了不起!”在夕阳的余晖里,胡耀文眼睛里闪着亮光,笑着说,“让全村的人民都能够脱贫,都能够致富,那才叫真本事。”

      如今,该村10个村民小组,硬化通组路20余公里;197户村民,户户修通了进户路。进户路长的100余米,短的也有20余米。

      组建“健福”油茶种植合作社,让农民种油茶

      2010年春,先富裕起来的胡耀文,把编织厂厂长的职务交给了邵阳的好友。他却放弃了继续年收100余万元的财富,从大老板的位子上撤下来。

      回到村里后不久,村干部换届选举。由于带领村民修路有功,村里的党员和退休村干部等30多人,联合推荐,并劝导胡耀文参加村主任海选。他经过与家人商量,同意后,胡耀文参加了海选。结果,他获得多数的票额。成功晋升为村主任。

      福合村地处湘中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海拔在800米以上。全村10个村民小组,197户826人。

      该村有林地面积3000余亩,其中50%以上的林地中,稀稀拉拉的楠竹也毫不费力地数得出根数。多数的山地,从山腰至山顶,其土深不足2米,不利于高大树木生长,是茅草丛生的荒山。

      全村有水田373.5亩,人均不足0.5亩。有旱土700余亩,多数农民用于种植玉米、红薯;也有少数农民把旱土里种上西瓜、花生、苡米等作物。

      该村东接新化县槎溪镇木瓜村;东北与槎溪镇的胜农村搭界;西北与新化县紫鹊界下的水车镇吉山和黄龙两村相连;西南与鸭田镇的刘塘、石鼓、兴田等村接壤。从村口算起,距隆回县城96公里,而距邻县新化县城,却只有31.6公里,是典型的边远偏僻山村之一。

      2010年开始,以村主任胡耀文为代表的村干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及党的富民政策支持下,组建了“健福”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动全村民众种植赣吴2号至赣吴17号及湘林系列的优质油茶品种1160余亩。至目前,该村户均种植油茶,面积达10亩以上(含10亩)的大户96户,种植2亩左右的小户101户。村民们全部加入到“健福”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来了。

      “以前,我长沙等地打工,每天还要自己出门找活干。如果找不到活,就要吃老本。除去房租等开支,每月剩余也只有3500元左右。”该村9组村民杨宗德说,“现在好了,我和2组的谭绍清、4组的夏新海等11人,在家里给自己干活,每月还有3800元的收入。”

      据了解,为了使油茶林具有良好的生长条件,能够快速、健康地生长起来,“健福”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月薪3800元的工资,长年聘请了该村谭绍清、夏新海、卢李贵、胡玉田等11人,干为油茶林除草、施肥等杂活。该村4组袁朝生、5组谭绍珍、6组谭清虎等人纷纷抢着说:“活是现成的,根本不要花时间去找。”“在合作社干活,没有误工。房租和生活费也不用掏。”“在合作社干活,一样可以承包,多劳多得。不劳自然就没有收入。”

      “合作社没有活干,就可以做自己种田的活。”5组夏绪焱笑着说,“现在,我们在家里既可赚钱、又可种田,还可照料老人,看管孩子,真是‘三不误’啊!”

      该村197户村民除了家家户户种植油茶外,还有50%左右的村民与胡耀文一起,合作开辟了茶花、茶梅、丹桂、罗汉松、红叶石楠、红志木等多个名贵花卉苗木基地,可让农民户均年增收5000余元。

      以发展养殖业为突破口,带领村民增加收入

      为了帮助农民增加收入,2010年4月中旬,胡耀文抓住村里山地面积广阔,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发展养殖业为突破口,自己带头养殖山羊100余只。2010年底,胡耀文获得卖羊收入5万多元。

      同年4月底,胡耀文把自己养羊可以增收的事情告诉村民,并要求村民一起来发展山羊养殖业,并组建了农民养殖合作社,把养殖技术无私传授给村民。这一年,在胡耀文的带动下,8组的杨理新和夏延次分别养殖山羊50多只,30多只。

      “从那年开始,我也养殖山羊40多只。”该村7组村民夏泽平说,“到年底,我养羊的收入也有3万多元。”

      “在我们村里,养羊、养牛,或者养鸡鸭,就是不要愁销路。”10组村民谭绍珍自豪地说,“当我们的家禽家畜卖不出好价钱时,村里的养殖合作社就出面帮我们打开销售渠道。”

      谭绍珍介绍,他家里每年养殖黄牛3头,山羊30多只,鸡鸭分别为80多只,肥猪6头,除自家食用外,每年还增收3万多元。

      “我一个妇道人家,以前几年,我每年的养殖收入也有3.5万多元呢。”该村8组村妇廖春娥说,“今年,我还准备出栏肥猪7头,鸭子分三批养,每批养殖40多只。土鸡也养殖60只左右。到年底,收入要超过4万元。”

      至目前,该村养牛户12户,共养殖黄牛40余头;养羊户20余户,共养殖山羊1000余只;家里养了肥猪的村民多达196户,多的有六七头,养得少的也有一头,占全村总户数的99.5%。

      “家家户户实现了自养土鸡土鸭。”廖春娥、谭绍珍等村民如是说,“这些也可给村民增加不少的收入。”

      以名山名景为依托,发展旅游项目,引领村民脱贫致富

      胡耀文介绍,该村地处虽然边远偏僻的崇山峻岭之上,但辖区内具有“四响”、“四印”的名山名景和“一寺”的旅游景点。

      在该村5组,胡耀文家新屋的后面,一座山势犹如一只活泼跃动的神猴,挥动的猴臂,似乎准备下山去游玩或者觅食,故此地名曰“猴子滩”。

      相传在“猴子滩”以西的7组山上,有一座名叫“高洪脑响”的山。这是一座大坟山,传说此山的山顶,在天气长时间阴雨状况下,要转晴暖天气前的一两天,或长时间天晴干旱状况下,要下雨前的一两天,其山的顶上,在万籁俱寂的情况下,会发出一阵阵“隆隆隆”的响声,由此逐渐远去。尤其在久旱无雨的天气,突然发出这样的响声之后的一两天,一定会下大雨,并涨起洪水来。久而久之,人们便把此山命名为“高洪脑响”,流传至今。

      “高洪脑响”以东,约1000余米的地方,又有一座远古流传下来的山名,曰“梁山寨响”。

      传说,宋朝的时候,曾有“梁山”上下来的某好汉,带领小股人马,在此山“安营扎寨”,抗击当朝昏庸官军,后因寡不敌众,只得弃山而去。也是因为此故,后人把此山称为“梁山寨响”。故事与山名成为当地人的美谈,也流传下来了。

      在8组山中,还有一“响”的山,称为“大界响”。此山地里位置居于高处,该村及周边乡村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山,其山势龙脉,均由此发出,由近及远……

      位于5、6、8组地界的一座山,当地人称为“洪脑响”。此山中有一长约3公里的峡谷,在清末至新中国建立后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没有运载树木出山交通工具,山民把此峡谷用于运树木下山,可大大地节省劳力。

      “现在,修了出山公路,有了运货车等交通工具,但要运树木出山,还有人从此拖树木下山。”5组村民胡玉春说,“在此沟放树木下山,一人可以抵5辆运货车消耗。”

      该村8组在最高处,中间是6组,下边是5组。这几个组的村民,如果树木多,要往外卖,一般是把树木运到峡谷边,然后,顺着山沟把树木丢下去,中间有什么东西挡住了下山的树木,只要等候在安全地带的人,把树木拖一下,其树木就会自己“飞奔而去”,到出山的大路边才停下来。

      “‘四印’,也是四座名山。”8组89岁高龄的耄耋老人夏延中说,“这四座山,从上往下看,样子就像四枚皇帝的印章。”

      他老人家介绍,在8组最高的山上,有一枚中心印,传说称“顶心印”。因地处最高处,海拔800余米。在群山环抱中,远远看去,就像皇帝的玉玺。

      “顶心印”的南方,距“顶心印”右边2公里处6组的山,这山稍微小一点,也像一枚印章,因为样子是圆圆的,则称为“圆国印”。

      在“顶心印”以西约为2.5公里的地方,又有一座名山。这座山地处隆回县与新化县的交界处,山顶样子也像印章,称为“土地印”。

      “土地印” 西北边的一半,属于新化县水车镇的黄龙村和吉山村管辖;南边则属于福合村所有。

      在“顶心印”的北方,也有一座名唤“鸟(土名diào)崽印”的山,也是隆回县与新化县交界的山,西南边的一半属于福合村管辖;东北边的一半属于新化县槎溪镇胜龙村所有。

      上述“四印”名山,与新化县槎溪镇以西,属于胜龙村管辖的“罐子印”山和新化县水车镇吉山村与黄龙村交界处的“究子印”山,组成“六印”,形成一个缺一不可的整体。

      “一寺”指福合村山中“金瓶寺”。传说约为北宋中叶的1050年冬,当地一名唤“皮箩工”的篾匠,与妻子生育的两个子。其长子长到十八九岁时,因一件小事,得罪了一伙在此收购山货的外地人,被外地人打伤了脑壳。伤治愈后,孩子成了“傻子”。

      成了“傻子”的孩子,语言上显露出“傻气”,行动上却并不“傻”。他力气大,且非常勤劳肯干,不怕吃苦,无论脏话,重活,自家的活,别人家的事活,他都会争着干、抢着干,是当地人们喜爱的好青年。22岁时,有人给他提亲,但他却不想娶妻,说自己“傻”,连累对方。父母、亲友和邻居也多次劝他,要给他,建立家庭,但都被他谢绝了。

      很快,日子一晃就过去了20年。他到了40多岁还是光棍一条。

      也许是苍天有眼,也许是“命中注定”,打伤孩子脑壳,让人变成“傻子”的外地人,又来到福合山上收购山货,又是这名“傻子”,与外地人发生口角,并与其打斗起来。

      已经成为“傻子”的青年,虽有力气,但怎么敌得住如虎狼凶恶残暴的外地人?结果可想而知,“傻子”被当场打死了!

      这还了得!当地乡绅和群众纷纷赶来,把几名外地人抓住,捆绑起来,交给官府处理,以求讨回公道!

      官老爷见抓来的人中有结交甚好的财主之子,但也不敢得罪民众,就判定财主之子等凶犯,拿出20两银子,豪华衣木棺椁厚葬死者。

      当时是官家财主“可以放火”,民众“不可以点灯的时代”。受害方只得屈从了。拿着官府判决的20两银子,把死者安葬了。

      “传说真是神话一般离奇。”该村5组古稀老人伍玉前说,“皮箩工的‘傻’儿子安葬后不久,每到月朗星稀的夜晚,坟墓上空呈现出一个金光闪闪的瓶子。见了的人,就会走好运。有病的人见了,病很快就会康复。做生意的人见了,生意会更加兴隆。没有生育儿子的少妇见了,一年后,就会生下白白胖胖的儿子。皮箩工的二儿子家原来较为贫困,但在晚上见了金瓶后,很快发家致富了,买了田,竖了新屋,后来还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财主。皮箩工的二儿媳妇一连生了五六个女儿,却没有生个儿子。她也在晚上去看金瓶,希望得到好运,为夫家生个儿子。一连看了几个月,却没有看到金瓶。但她没有气馁,继续看下去。终于在一天夜晚,她见到了两个金瓶。结果,一年后,她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

      见了金瓶能发财,见了金瓶能生儿子,见了金瓶病很快痊愈,见了金瓶能够……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得越来越远……

      来看金瓶的人也越来越来多,传故事的人也越来越来多。于是,有乡绅提议:在这里修建一座寺庙,以此纪念皮箩工的长子。

      乡绅的提议得到支持。1070年春,乡绅和民众,有钱的捐钱,无钱的出工出力,在皮箩工长子安葬的墓地旁边,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约为200余平方米的寺庙,取名为“金瓶寺”。

      “传说中,寺庙里的香火鼎盛,香客如云。”伍玉前说,“但到了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时,为了破除迷信,本来已破烂的寺庙,被拆掉了。”

      “今年,我们注册了‘湖南省六印旅游开发公司’,以‘四响六印’名山和‘金瓶寺’为景点,开发旅游项目。”胡耀文说,“上月初,村里已引进湖南省直升机场、湖南省直升机公司、深圳市旅游设计院等单位的负责人及四川省旅游投资商王总、深圳市某酒店的黄总、娄底市旅游投资商段总等多人,来此考察。几位负责人和老总们,看了这里的景点,听了这里的传说后,都翘起大拇指称赞,并答应投巨资合作开发‘四响六印’景点,重建‘金瓶寺’。娄底市旅游局、新化县旅游局等单位还答应为旅游开发顾问单位。”

      “湖南省六印旅游开发公司”注册成立后,该村“四响四印”名山和“金瓶寺”就会开发建设起来,并成为重量级的景点,备受关注。届时,福合村的群众也将不要再外出打工,在家里就能赚旅游钱,吃旅游饭,奔旅游开发带来的小康路。

      当天傍晚7点多钟,记者采访结束离开胡耀文家时,华灯已亮了起来。从胡耀文家前的空地上,往山上看去,只见半山腰之中,发出亮光的电灯,犹如天上的星星令人神往。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