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王付莉:感动苗乡的最美媳妇
    发布时间:2015-04-14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肖丁勤 刘翼 刘长爱

    ——用担当拯救苦难家庭,用爱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肖丁勤 刘翼 刘长爱

    王付莉与她的8个留守孩子。肖丁勤摄2.JPG

    王付莉与她的8个留守孩子。肖丁勤/摄

      这是一位好女人,家里4个大人中,婆婆瘫痪在床,公公左眼失明,丈夫手脚均带残疾,长年在外打工,下有两个年幼女儿,一家老少全靠她坚强支撑。

      这是一位好老师,没有教师编制,没有工资收入,无怨无悔地照看着村里的8个留守孩子,教他们学习知识,让他们快乐成长,孩子们都叫她“老师妈妈”。

      她,就是被称为“城步最美媳妇”的王付莉。

      家人频遭劫难,“娇娇女”独撑家庭危局

    王付莉与公婆及女儿合影。肖丁勤摄5.JPG

    王付莉与公婆及女儿合影。肖丁勤/摄

      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独宿村公路边上的一座破旧吊脚楼,就是王付莉的家。4月11日,记者走进她的家,看到矮小的堂屋墙壁上贴着幼儿识字图片,厨房里的横梁下悬满过冬的红薯种,红旺的火苗在灶上跃动,这户清贫之家因这个女人的存在而显得无比生动和充满希望。见我们的到来,王付莉忙着打起了油茶。油茶是苗家人迎接客人的基本礼仪,面前这位娴熟地打着油茶的女子,让我们很难想像她竟是一位外来媳妇。

      “2007年我与丈夫易能社在深圳打工认识,次年结婚,大女儿今年7岁,小女儿也有两岁了。”王付莉向我们介绍她的生活经历。1984年5月,她出生贵州省怀仁市茅台镇,高考落榜后学习了半年办公电脑,就来到深圳开始了打工生涯。周末的一次公园邂逅,让她认识了来自城步的苗族青年易能社。“他比我大9岁,憨厚老实,对我很好。”两颗年青的心因缘分碰在了一起,他们便决定相守一生一世。

      “我在娘家是娇娇女,家务事从不操心。嫁到这里却是什么事都必须亲自去面对,什么家务事和农活都必须自己去做。”谈及少女时代的幸福和现在生活的苦难,王付莉自始至终是一脸灿烂的阳光,没有流露出一丝抱怨。她的娘家在贵州茅台酒厂附近,经济条件特别好,有小车和别墅,而夫家简直是一穷二白。婚后,娘家人为丈夫在茅台镇找了份工作,她留守夫家照管家庭和带着嗷嗷待哺的大女儿。

      天有不测风云。不久,60多岁的婆婆龙秋贞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家里顿时乱成一团糟,老公远在贵州不在身边,王付莉背着几个月大的女儿为婆婆四处求医问药,端水喂饭,洗澡抹身,“三个月没有睡一个囫囵觉”,终于将婆婆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我这媳妇是天底下最好的媳妇,没有她的照顾,早就没有我这把老骨头了。”说起小莉的好,婆婆不禁流下热泪。

      婆婆病情能够自理后,丈夫回到了家,却又在一次事故中摔成脚踝粉碎性骨折,双脚无法触地。三个月的精心护理,才让丈夫基本痊愈,却下欠下5万元债务。2011年,贵州娘家见小莉生活艰难,在茅台镇盘下一家桶装矿泉水店子,让他们夫妻经营。王付莉回忆,“那段时间每天有500元的收入,如果能安心做一年,全家就可过上好日子了。”可好景不长,丈夫在一次送水中,再次发生车祸,左手摔成粉碎性骨折。偏偏那段时间小莉怀上二胎正在待产,“丈夫住院时的牢骚怨气,加之娘家人对老公态度的细微转变,让我压力极大,真想放下一切,在马路上让车给撞死,然后赔偿几十万改变丈夫全家的苦难状况。”然而这只是她一时的悲观念想,她知道此时自己是这个家的唯一支撑!她绝不能倒下!

      快乐“玉米妹”,内心深处的相思软肋

      “别人问我的家庭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简直是不堪回首,真的是爬过来的!”苦难过后更坚强,这位爱笑的女人如同一块淬过火的钢铁,在苦难中绽放得更加美丽。

      丈夫左手的骨折治愈后,留下了终生的残疾,“手臂里面至今还留着20多根钢丝”,再也不能从事农村体力劳动,也让家里经济来源更加陷入困境。在老乡的帮助下,丈夫在深圳找到了一份2000元一月的保安工作。“老公的身体是我最大的牵挂,他在家里多少能替我分担一些,夫妻离别真的是没办法啊!”

      夫妻短暂相聚后便是长久的离别。2013年至今,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20天。“老公一年只有10天假,今年过年是初六才回来的,农历十六就赶往深圳去了。”长期的繁重体力劳动,让王付莉的身体每天满负荷运转,经常出现体力不支发生眩晕现象,有时还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反应。但身体的不适她不会告诉任何人,包括丈夫和公婆,她知道说出来,只会让他们更加担心。

      在村民印象中,王付莉永远都是那么乐观开朗、爱说爱笑。但再坚强的女人总有一根软肋,她最怕的就是别人问起“你想你的老公吗”。 王付莉说,“每当听到这句话,就像刀扎一样,被戳到了最深痛处。”

      娘家人非常明白女儿王付莉一家的生活艰难,但却远隔千里帮不上太多的忙,更多地是从精神上鼓励她。“家贫只怪妻子弱”,面对现状,王付莉不将责任推给命运多舛的丈夫和体弱多病的公婆,而是独自扛起家庭重担。每次接到娘家人的电话,她总是报喜不报忧,“一切都好,请勿挂念”。

      在城步苗乡,王付莉还被称为“玉米妹”。说起这个外号的由来,她拿出了一摞照片,“照片是去年邵阳的一群驴友拍的”。 2014年10月的一天,一群驴友在独宿村躲雨时,望见她家屋檐下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立马引起了他们的摄影兴趣,给她拍了一组玉米背景图片,这组图片传到网上后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玉米妹——王付莉”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王付莉解释,“家里有四亩水田,由于没有耕牛,就全部改为旱土种上玉米,去年收了一万多公斤玉米棒子,全部掠在屋檐下。”一个女人,四亩地玉米,不得不让我们对这个小女人身上迸出的大能量感到由衷钦佩。

      最记我们感到不可思异的是,王付莉还学会了打豆腐,豆腐水平也是方圆几十里首屈一指的。周未和寒暑假期间,她每天至少要打两锅豆腐。“这一切都是生活所逼,刚开始掌握不准石膏用量,打出的豆腐又老又硬,根本卖不掉,只能是自己打给自己吃。”王付莉说得轻描淡写,但我们深深理解这轻松后面蕴含的巨大艰辛。

      清贫乐教,为留守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图为王付莉在为孩子们上课。肖丁勤摄3.JPG

    王付莉在为孩子们上课。肖丁勤/摄

      汀坪乡独宿村小学地处大南山脚下,抬头就可望见南山顶上转动着的大风车。由于山高路陡,信息闭塞,这里经济十分落后,外出打工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使得村里的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村里小学开设学前班和二年级,三年级以上孩子转到了乡中心小学就读。两个班两个老师15个孩子,大的8岁,小的只有4岁,其中照看学前班8个孩子的就是没有工资的“编外教师”王付莉。

      “山里孩子上学太不容易了,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教不了孩子,看到适龄幼儿上不了学,真的很心疼!”2013年9月,王付莉将村里8个留守孩子收拢起来,利用空余教室开展学前教育。记者在简陋的教室里看到,四周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画的水彩画,孩子们红朴朴的脸蛋上无不洋溢着满满的快乐。

      “独宿村离乡中心小学有15公里,以前村里小孩上学前班是‘一人读书,专人接送,全家陪读’。现在有了小莉老师,大人们就可安心在外打工了。小莉老师就像孩子们的亲妈妈一样!”村民对王付莉无不赞赏有加。

      “8个孩子都是我的宝贝,每天带着这一群孩子,让我感到更加充实和快乐!”说起两年多来的“孩子王”经历,王付莉感慨万分。她知道,村民将孩子托付给她,是对她莫大的信任,留守儿童缺少的更是父母精神上的关爱。在可爱的孩子们面前,她即是老师,也是保姆,更是母亲。每逢端午、中秋等节日,她给孩子们布置的作业有一项就是给远在广东打工的父母打个电话。第二天,老人们送孩子到学校时,告诉小莉“孩子打电话时候都哭了,‘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吧,我好想你们’,那种思念之情让人好揪心!”

      照看8个孩子,没有工资报酬不说,更占去了她大量时间,王付莉也曾动摇过。去年5月,贵州娘家人在茅台酒厂给她找了个收入不菲的工作,她也很向往那份工作。“在去年上学期上完最后一课时,我对孩子们说‘老师要回贵州打工,不教你们了,你们在家里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哦’,孩子们眼泪齐刷刷地掉了下来,‘老师,我们不让你走’,那一刻,我真的被感动了,也决定继续留下来陪着孩子们。虽然穷点,但也能守着公公婆婆和孩子们,一家人也能平平安安地在一起。”

      “山里孩子们特别懂事,好天真好可爱!”王付莉说起一件让她特别感动的事情。孩子们经常问“老师你什么时候过生日啊?”她回答,“老师穿裙子的时候就是老师的生日。”那天,她无意中穿了一次裙子,第二天她却收到了8份孩子们画了生日贺卡,贺卡上有的写着“祝老师妈妈生日快乐”,有的画了十多层的生日蛋糕,有的画了穿了裙子的白雪公主。满满的感动,让她觉得为孩子们付出再多也值得。

      临别时,当我们问王付莉希望我们能给孩子们解决什么困难时,她羞涩而又无奈地说,“教室里的课桌桌面早已是坑坑洼洼了,如果能解决新的课桌椅,孩子们就能更好地写字做作业了。”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