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张先邵:款款真情铺平助学路
    发布时间:2014-12-15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龙宪智 龙景坤

    龙宪智 龙景坤

      他们和你相仿的年纪\却没有同样快乐的童年\他们和你一样可爱\却不一定和你一样幸福\他和你都是上帝的礼物\却总是被遗忘在孤独的角落\最好的爱不仅仅是给予\而是我们和你在一起

      ——写在《款款真情铺平助学路》之前

      张先邵,一位朴素的中学教师,先后在绥宁县关峡、寨市、长铺等乡镇中学任教十余年。2002年8月,由县教研室调入县教育局办公室工作,先后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1200余件,计110多万字,是县教育系统公认的“铁笔杆”,并多次被评为省市县优秀通讯员。

      在长期的教育采访过程中,张先邵关注绥宁教育,关心底层民众生活,关爱贫寒学子。悲悯的心,爱民的情,8年扶贫助学,他无怨无悔。

      2014年4月,张先邵在参加湖南第二届新闻摄影研修班期间,一天晚上,突然接到黄土矿乡同乐村刘子强父亲的电话,说自己身患多种疾病,家里又遭了火灾,整个房屋烧得片瓦不留,连80多岁老娘的棺材也烧得面目全非。为给儿子治病花费30多万元,现已负债累累,无钱建房,也无钱给儿子交学费,至今依然寄住在兄长家里。苦难的家境,不幸的遭遇,让张先邵心痛不已。

      学习结束后,张先邵立马到同乐村了解情况,所见所闻比自己想像的更真实、更凄惨。回单位后,及时与湖南交通频道首席策划人唐建军以及湖南电视剧频道主播黎蓝取得了联系,获知“心得乐”爱心专场将于6月1日在邵阳市举行,现场面对面捐助100名贫困学生。机会来了,这让张先邵兴奋不已。他当即向局党委书记、局长杨芳斌作了详细汇报。杨局长指示,对全县贫困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据实上报。

      4月16日,张先邵搭班车到朝仪侗族乡学校开展访贫问苦,将所获5名贫困学生情况及时网传给主播黎蓝。

      为做好贫困学生电视短片,4月20日,张先邵一个人背上相机,赶往贫困学生李东旭家进行实地拍摄。李东旭出生6天,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身子单瘦,明显营养不良,与年逾古稀且病魔缠身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住在四面透风的土坯房中。除了一盏5瓦的电灯外,家中没有任何电器产品。吃的是盐菜伴饭,住的是阴暗潮湿的黑房子,家里连条多余的凳子都没有。张先邵一边拍摄,一边感伤流泪。尽管是双休日,两天都不休息,但他觉得过得充实、有意义。

      午夜,张先邵转辗难眠,贫困家庭的落寞情景,穷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电影般闪过他的脑海。他想,绥宁偏远贫困,还有多少贫困家庭需要救助,还有多少孩子没有书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

      4月21日,天不停地下着毛毛细雨,有些凉意。这天,张先邵又没有休息,陪同编导陈晓敏、主播黎蓝前往东山侗族乡阳溪村探访贫困学生龙宪义。车行一个半小时,到达阳溪村。经村民指点,张先邵一行走进了一栋破旧的木屋子。

      龙宪义快80岁的老奶奶介绍,老伴患病10多年,上个月刚去逝。为老伴治病就花了20多万元,儿子、媳妇又没什么技术,靠卖苦力一天挣不到几个钱。家里穷,亲戚又少,借钱的地方都没有,没办法,孙子只好不读书了。

      半个多小时后,又向谢庄村进发。车行5分钟,就再也没有车路了。贫困学生谢成林的家住在半山腰上,一条羊肠小道沿山势而上,路窄、坡陡、地滑,3里多山路足足走了30多分钟。

      谢成林家单门独户,一栋破旧的木屋。因为贫困,二层还是空木架子,一家5口人住在一楼的两间房子内。奶奶和两个孙子住一间,爸妈住一间。住房墙壁上,贴满了旧报纸。用废木料夹成的厨房四面透风,满屋破碗破罐,拥挤不堪。奶奶一身风湿病,已十多年没下过山坡,别说到街上去赶集;母亲有智障,没任何劳动能力;父亲也没什么技术,靠帮别人做点苦力养活全家人。离开谢成林家,张先邵一行人心情都很沉重。

      就这样,张先邵带着爱心,带着责任,放弃所有的双休日,白天下乡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晚上加班加点筛选、整理上报资料。40多天时间,马不停蹄地跑遍了东山、寨市、唐家坊等25个乡镇,走访贫困家庭152户,面对面与学生谈话180多人次,共筛选出71名贫困学生。

      为资助考上大学的贫困新生,张先邵一样付出了巨大的艰辛。2012年7月31日,对朝仪侗族乡田仔村杨通贵家来说,是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又喜又忧,喜的是儿子杨云华以554分的高考成绩被湖南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了。忧的是学费、生活费从何来?贫困的家境,让杨通贵一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张先邵得知这个情况后,从县城出发,经党坪,过鹅公,驱车100余里,专程走访了贫困生杨云华。

      父亲个子小,有残疾,劳动能力不强;母亲弱智,没有生活能力,自己起居还得人照顾。家中全靠杨通贵喂几头猪、种几亩薄田、卖几担柴来供养两个小孩读书。原已借债3400多元,由于家中无任何经济来源,至今没能还清。

      面对高额的大学学费,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杨云华该何去何从?放弃升学,意味着这个家庭只能永远贫困下去,如果能帮助这个家庭度过难关,也许会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

      返回县城后,张先邵连夜赶写了《十二年磨一剑,只为今朝折桂冠》,稿子在各类媒体发表后,杨云华刻苦求学的事迹广为传诵,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为他捐款2万多元,杨云华顺利地走进了大学校园。

      2013年高考,寨市苗族侗族乡白寨村蒙永生以总分565分的成绩考上了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但是,高昂的学费让一家人高兴不起来。因为,蒙永生的背后有一个贫寒的家。父亲因意外失去了右眼,母亲从小患青光眼,终身残疾。

      屋漏偏遭连夜雨。2011年7月,母亲在干活时因为视力不好摔下高坎,折断了一条腿,为治病和维持家庭开支,家中已负债10多万元,让这个原本脆弱的家庭不堪重负。

      2013年7月31日,张先邵第一次带领湖南交通频道记者到蒙永生家里了解情况。8月10日,张先邵、湖南交通频道记者和爱心寻访团成员再一次走访蒙永生时,他正冒着40多度的高温为自家几亩薄田挑水抗旱,太阳晒黑了他的脸,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裤。他执拗地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换来庄稼起死回生。因为,几亩薄田是他全家人的生活所在,是他上大学的希望所在。蒙永生说:“爸妈眼睛都不好,没办法外出打工,暑假在家,我只能尽力为爸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眼前的一幕,朴素的话,让走访人员触摸到这位贫寒学子坚强的内心。

      因为贫穷,几十年来,蒙永生的父母从未走出过方圆十几里的白寨村。蒙永生深情地说:“我很想读大学,希望读完大学后能找一份好工作,让爸妈到外面走走,看看外面的大世界!”这是一个孝顺的山里后生带给在场所有人的感动。

      在扶贫助学的道路上,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众人拾柴才能火大焰高。

      2006年8月10日,湖南慈善协会、潇湘晨报、湖南经视台在绥宁举行大型“爱心改变命运”慈善活动,当天共募集爱心款71.2万元,两年中共有240多位贫困学子得到了资助。在活动过程上,张先邵前前后后参与其中,深刻感受到了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巨大的助学力。此后,他有意结交了许多新闻媒体方面的朋友,为日后扶贫助学积累了良好的人脉资源。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先邵受县教育局委托,多次与湖南慈善协会、潇湘晨报、湖南经视台协调沟通,8月16日,再一次促成三家单位在绥宁举行“爱心改变命运”大型慈善活动。当场共募集爱心款39.5万元,共有139名大中小学生受到了资助。

      2014年4月23日,在县电视台和张先邵的多次联系下,广州市花都区广播电视台亲临绥宁一中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该校共有12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分别获得2000元助学金。该台台长李志明表示,本次结对子帮扶将持续三年,直到帮扶对象高中毕业。

      今年5月1日至5月3日,在张先邵的操办下,华声在线公司来黄桑明先学校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共资助了22位小学生,并向该校捐赠了8000多册图书和一批体育、音乐器材等物品。

      今年上期开学以来,张先邵经过三个多月的实地走访,认真筛选出一批贫困学生,并报送湖南电视剧频道在邵阳市举办的第22场“心得乐”面对面捐助组委会,23位贫困学生共获得66万多元的爱心资助。

      今年9月,张先邵又主动与长沙市摄影家协会对接,并表示很高兴来绥宁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近三个月来,张先邵利用双休日已走访并储备了16名贫困生。目前,该项目正在进一步核查落实之中。

      今年11月6日,又促成广东河源TA5企业与寨市学校兰家教学点结成三年爱心帮扶对子。

      张先邵从2006年参与“爱心改变命运”活动以来,8年多时间,他怀揣一颗爱心,始终没有停止为贫寒学子搭建助学平台的脚步,每年光长途电话费就达600多元,他没报过一分钱的电话费。为了贫寒学子,为了绥宁的教育,他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从2013年至今,张先邵广泛利用媒体和慈善机构的力量,让爱心团队和慈善机构高度关注绥宁,现在,一年四季都有省内外爱心人士源源不断地资助绥宁贫困学子。近两年来,张先邵共为绥宁贫困学子争取到扶贫帮困资金达140多万元。

      向外搭平台,向内找帮手。近年来,张先邵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先后争取到绥宁大汉、绥宁佰龙、绿森林药店等企业的支持,一批寒门学子得到了及时资助。

      近三年来,张先邵走访贫困学子家庭269户,看望贫困学生386人次,行程3850多公里,毎年走烂三、四双运动鞋。款款真情,让贫困家庭远离了贫困,让贫寒学子走进了校园,被学生家长亲切地称为“及时雨”。

      逢年过节,受助学生发来一条问候短信时,让张先邵倍感扶贫助学的深远意义;家长送来“细雨润物有情、寒门感怀至深”的锦旗时,又让他觉得扶贫助学任重而道远;学生母亲送来一双布鞋时,更让他体会到人世的温暖。

      今年12月,张先邵因长期致力于扶贫助学,帮助了成百上千贫寒学子圆成上学梦、大学梦,以高票荣获绥宁县首届“十佳道德模范”。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只要绥宁还有贫困学生存在,我就不会停止寻访的脚步,一定将爱心事业进行到底!”

      昔日讴心教育,今日赤诚助学,爬山岭,越沟壑,关爱少年不辞辛劳。照亮道路,指引方向,款款真情,无悔人生,他就是青少年温暖的阳光!

    IMG_0901.JPG

    张先邵(左一)走访贫困学生龙腾之父

     

    DSC_1466.JPG

    记者在采访张先邵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