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以“双创”为抓手推进旅游二次创业
    发布时间:2013-08-19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陈秋良

    中共新宁县委副书记 陈秋良

      当前,我县在崀山申遗的基础上传承接力,开展创建全国旅游标准示范县和崀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简称“双创”),这是“旅游立县”发展战略的重大提升,是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二次创业。必须聚集全县合力,以“双创”为抓手,按照“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管理、创建标准品牌、推进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实施旅游标准化战略,引导旅游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为把我县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县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

      一、强基础,筑牢旅游二次创业的“硬支撑”

      要通过“双创”工程,更加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城市的美誉度和开放度。

      1、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事关旅游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大力推进崀山景区创国家5A级工作,努力打造特色明、品质优、效益好、环境美的品牌景区和精品景区。一要提升传统景区。优化八角寨、天一巷、辣椒峰、夫夷江等传统景区,力争向5A级景区迈进;积极推动舜皇山、玉女岩、宛旦平故居、夷江水上乐园等景区由优质景区向精品景区迈进。二是规范旅游服务。重点完善《新宁县民居旅馆服务质量与等级》、《夫夷江竹筏漂流技术条件》、《新宁县景区讲解员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制定实施《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宁县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和《新宁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促使我县旅游产业向规范化发展、标准化发展。三是完善配套设施。既要从景观质量层面加强景观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升,包括加快崀山游客中心、景区旅游标识标牌、崀山北大门生态停车场和游客中心广场、紫霞峒步道改造等建设,又要从景区消费体系角度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包括购物中心、八角寨索道、景区观光车、电子商务等。同时,加强景区生态环境治理、景区内经营者监督管理、景区内部景观与外围环境协调,妥善处理景区与原住居民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2、打造便捷旅游通道。在旅游质量体系评价中,良好的旅游交通条件是确保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要打通旅游高速。加快洞兴高速湖南段建设,尽早进入湖南“六纵九横”高速公路网,抓紧启动武冈机场、新白高速、新永高速,常德—崀山—桂林铁路、靖州—新宁—郴州铁路力争纳入国家铁路发展规划,逐步构建集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形成省内4小时、市内1个半小时、桂林1个半小时的旅游交通圈,使新宁从交通廊道的末端变为区域交通的节点。二是畅通内部游览。组建崀山景区环保车队,启动汽车北站建设,完成邵新公路、新全公路、白塔公路扫尾工程,加快武陵山区集中连片公路改造项目,改造马头桥至金称市段,对入境公路、县城新建和改建旅游标牌标识标线,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升级,完善旅游导向系统,做好崀山游客中心和购物中心、旅游交通工具、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三星级厕所、旅游信息等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境内交通承载能力。三是联通精品线路。张家界是湖南旅游发展的核心,桂林是广西旅游发展的核心,新宁在地理空间上正好位于两个旅游核心城市之间,在承接桂林、张家界的旅游发展辐射,分流游客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武陵山片区有湖南张家界、崀山和重庆武隆3处世界自然遗产,区域优势聚集。要发挥好区域旅游合作的门户作用,联手桂林、张家界、神龙架、凤凰、南岳等知名景区,将崀山纳入全国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张家界-崀山-桂林”无障碍旅游线路,使新宁旅游发展更具国际竞争力。

      3、打造国际旅游城市。旅游城市其实就是城市旅游。游客看景区景点,实际上看的是城市。我们要以标准化建设,实施城景一体化战略,推动城市与旅游融合发展,努力把新宁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式国际旅游城市。一要高起点规划。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必须要与世界级品牌相匹配。就新宁而言,要突出“旅游西跨、城市北延、保护绿心、回归水岸”的城市整体形象,围绕“三山、两江、一古城”创造城市标志、提炼城市主题 , 随坡就势,依山走势,依水走形,形成有地方文脉的建筑风格与街巷空间。二要高品质建设。要突出抓好“一江两路”建设,以沿江风光带为纲,启动县城防洪提和沿江风光带项目建设,恢复重建“夫夷侯国”,重点修建好园艺南路、沿江大道河东段和县城沿江风光带等建设项目,力争两年内建好凯天、大鱼塘、崀山开元等2家五星级、3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宾馆,提升旅游接待功能。要引进“大汉”、“华天”等高端企业进行城市开发战略合作,提升旅游城市品位。三要高效率管理。“双创”涉及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城市管理应以此为契机,推行“大城管”运行机制,突出市民在城市管理“管”与“享”中的双重主人翁地位,优化城市垃圾中转、城市地下管网、城市亮化系统,实施城区信息规范管理、城市治安电子系统、社区街巷设施改造、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项目,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二、创品牌,提升旅游二次创业的“软实力”

      实施标准化品牌战略,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和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地方标准的参与和企业标准的研制,创新“吃住行游购娱”等领域的特色旅游服务,形成新宁的旅游服务品牌。

      1、创服务品牌。旅游目的地比拼的不仅是名气和资源,游客关注更多的还是服务环境,一流的服务水平、完善的服务设施更能留得住客人。一要创星评级。要以“双创”为契机,鼓励全县旅游企业开展以创建A级景区、绿色景区、星级饭店、绿色饭店、金牌级旅游餐馆、星级农家宾馆、购物示范店等活动,规范旅游服务行为,整体提升我县导游、娱乐、餐饮、宾馆、景区管理标准化水平。二要精细服务。要严格按照标准化体系,规定旅游从业人员注重细节,规范着装,以细微化和个性化服务游客。三要接受监督。建立 24 小时投诉处理机制,规范投诉处理程序,在每个景点均设置有投诉电话、投诉信箱和意见簿,定期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征询游客意见,确保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创行业品牌。我县现有的旅游标准,尚未完全覆盖旅游行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旅行社、酒店、餐馆等行业自身的旅游标准体系需要完善。我县旅游业这些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放松了旅游行业管理、旅游市场秩序不规范,各种违规违法的行为就会有机可乘,旅游者和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侵害,崀山旅游的形象也会受到损害。只有坚持不懈地强化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行业管理水平,游客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护,新宁旅游形象才能不被损害,旅游业才能健康发展。要通过“双创”活动的深入开展,运用旅游标准化手段,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推进旅游诚信建设,规范旅行社、旅游企业经营行为,杜绝坑客、损客、宰客现象,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为游客营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3、创营销品牌。旅游营销已经进入品牌博弈时代,品牌力成为现代旅游业核心竞争力。要通过采取营销战略和策略,着力打造崀山知名度、美誉度完美统一的强势品牌。一是整合营销。选定央视媒体、地方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几家有影响力的媒体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对崀山进行宣传推介,提升崀山品牌效应。二是节会营销。通过“崀山文化旅游节”、“8.2申遗年庆”等节会活动,形成崀山旅游热点,打造旅游目的地整体品牌。三是全民营销。要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营造人人争当旅游宣传员的浓厚氛围,不断夯实崀山文化品牌的群众基础。

      三、兴产业,搭建旅游二次创业的“快车道”

      我县已成功列入全省文化旅游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双创”工程也正在稳步推进。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融合农业、工业、文化等产业发展,更大程度的将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为我县旅游二次创业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1、围绕旅游发展生态农业。按照“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加大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发展壮大特色优势农业,形成粮食、脐橙、竹木、畜牧、药材、烤烟等六大支柱产业。要搞好规划,把发展旅游与发展农业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经济,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突出抓好观光农业,依托舜皇山、黄金牧场、梯田、果园、水库等,开发一批田园风光景点。依托脐橙、楠竹、药材、果蔬、梅花鹿等产业基地,建设一批生态休闲农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引导扶持永丰休闲农庄、黄龙镇三星村、飞仙桥乡岩口冲村的新农村建设,力争把崀山、黄龙、飞仙桥新农村示范片建成全省新农村建设典范和乡村旅游的重要接待基地。

      2、围绕旅游发展新型工业。工业和旅游是相辅相成的,工业是旅游立县的支撑。要充分考虑资源的有限性、环境的脆弱性以及难以逆转性的基本特点,不断提高工业化的科技含量,大力开发根雕、木雕、竹雕、鹿茸片、绞股蓝茶叶、蕨巴条、满师傅豆腐干等旅游工艺品,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参与到产业链条中来,实现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发展和转型。要以园区为载体,全面完成永安工业园的建设,鼓励、扶持崀山果业、海盛食品、凯博植物等现有规模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罗师傅旅游加工、金岭旺佳山胡椒油加工等项目尽快投产运行,将永安工业园打造成以农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开发为主的特色工业园,成功申报省级工业集中区。要树立旅游与工业共生共荣的发展理念,按照“整合资源、限小扶大、规范管理、永续利用”的原则,采取战略引进、二次重组、政府扶持等全方位手段,培育1-2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矿业公司或联合集团,做大做强做优矿业产业,至2017年,矿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逐步成为全省的矿业强县,成为邵阳市财政富县。

      3、围绕旅游发展文化产业。今年,我县被省政府定为首批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行列,三年内省财政投入不少于3亿元用于文化旅游特色县域经济建设,不仅能带动我县及周边地区600万人通过参与旅游致富,还能推动文化创意、会展博览等特色服务业创新,激发金融保险、信息通讯等高端服务业兴起,培育出更多的旅游新经济体。为此,要加快推进基础平台、产业配套和融合、生态环境等42个文化旅游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重点实施中国崀山文化旅游中心、玉泉山文化园、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亚萍体育中心公园、古城古景维修改造一期工程、崀山原生态民俗文化演艺、旅游文化产业引导、崀山国家户外运动基地等八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要整合发掘“打铜锣”、“扁担戏”、“傩戏”等传统文化,创新开发“舜帝出行”、“舜帝狩猎”等传说题材,打造1-2台既具艺术性又有观赏性的高品质演艺节目。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努力将我县打造成为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个中心之一,力争到2015年底,实现“双十双百双千”的目标。即:全县的财政收入过10亿元,文化旅游就业人数10万人;文化旅游收入突破百亿元,GDP总值达到百亿元;游客接待人次突破1000万,文化旅游中小微企业达到1000家。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