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孙淇德:爱心,在晚霞中闪光
发布时间:2013-06-17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陈永斌 胡富元

陈永斌 胡富元

  隆回县金石桥镇退休教师孙淇德倡导殡葬新风、注重养生之道的感人故事,成为当地人们茶余饭后的佳话,广为流传……

  近日,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隆回县金石桥镇大田村4组,退休教师孙淇德老师的家,见到孙老时,他正在和继配夫人彭成姑研读《生活方式与健康老龄化和心血管病》。他说,他是第三遍研读这个资料了。笔者拿起《生活方式与健康老龄化和心血管病》一看,只见上面到处是红色的圈圈点点,红色的杠杠,红色的波纹线,多处还有孙老的注释。

  倡导殡葬新风

  1979年11月,孙老因冠心病、脑中风、肾积水、肾结石等疾病在隆回县麻塘山中学教导主任的岗位上退休。之后被该中学留用3年,被该县六都寨造纸厂工人文化学校聘用两年,又被该县金石桥镇黄金井农民技术文化学校聘用了4年,1988年,已有67岁的孙老彻底地从教学岗位上退了下来。

  1993年4月,原配辞世后,冬春时节,孙老随大儿子孙剑铭居住;夏秋两季和二儿子孙爱民生活在一起。这样生活的7年中,儿与媳孝顺,样样如他所愿,但孙老总觉得不太方便,于是,便在2001年4月8日和晚他24岁的彭成姑,走进了婚姻的圣殿,成为了合法的夫妻。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为了实现夙愿,孙老3次撰写遗嘱,倡导殡葬新风。

  2002年12月26日,孙老撰写了长达4000余字的《遗嘱》。从遗体火化、殡葬费从简、彭成姑晚年生活安排、债务问题,到原分给三儿子孙杰民的房屋的处理和补遗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个《遗嘱》还在该县公证处进行了公证。

  第二次立的遗嘱《我的夙愿》,是在2012年8月30日。文中强调:“……遗体火化,后事简办,则是我的夙愿。2002年12月28日,我写了遗书,经县公证处公证在案。2004年4月2日,我的儿、媳、女、婿等在《承诺书》上一一签字认可。这样做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夙愿:遗体火化,后事简办(不开灵,不做道场,不会客,不烧月半,不挂新青,只开追悼会)。

  “遗体火化,后事简办的优越性人皆知之,勿庸赘述。我是退休教工,应自觉履行党的政策、法规,我的部分戚友和后裔也是公职员工,都应坚定支持我实现夙愿不动摇,特又吁请上述各级领导、乡亲、贤达、教工同仁等,鼎力赞同并支持,不胜感盼!”

  第三次的遗嘱《永别前,再遗言——愿儿女、孙辈们遵办勿违》,已经写好,并为儿女们复印了几份,但要等到2015年,他年龄满90岁的时候才能分发给他们。笔者造次,把他老要在2015年公诸于世的遗嘱中的一段话,抄在这里,作为孙老倡导殡葬新风的有力见证。孙老在遗嘱郑重再申:“亲人们,倘听信旁言,巧施手段,执意逃避我的遗体火化,你们的后果将是:

  “<1> 背离《我的夙愿》,属大逆不孝;<2> 剥夺继配彭成姑的合法依靠与生活来源属不仁不义,将受世人和戚友的议论和指责;<3> 抗拒(不是违反)丧葬改革与管理,以你们现有的身份(党员、公职员),其后果不言自喻!切勿以身试法自食恶果!”

  三次遗嘱,都强调了“遗体火化,丧事简办”。为了实现自己夙愿,他真是用心良苦啊!

  注重养生之道

  出生于1926年12月4日的孙老,如今,年龄已快满87岁了,虽然满头银丝,但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腰不弯,腿不颤的,记忆力也特别好,60多年前的事情,就像刚刚发生的一样,记得清清楚楚。

  孙老告诉笔者,他的身体能够如此健康,第一要感谢继配夫人彭成姑的细心护理,第二是和他注重养生方法有关。他说,健康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

  他的养生方法很是特别,基本是按照《生活方式与健康老龄化和心血管病》上介绍的方法进行的。饮食方面,注重粗细搭配。早晨一般喝一杯豆浆或牛奶,11时才吃米饭,之后吃点红枣、桂圆、枸杞作为补充,晚餐以面食为主、稀粥为辅。同时,每餐都搭配有玉米、红薯、穇子、苡米等杂粮。此外,还有香蕉、鸭梨等水果作为辅助食物。

  生活习惯上,夏秋两季每天的7:00至8:30和冬春两季每天的9:00至10:30这段时间,只要是没有下大的雨,孙老夫妇两人一定是走在散步的路上。

  无论冬春严寒日,还是夏秋酷热天,孙老都每天洗脚、洗澡,从不间断。

  孙老和夫人彭成姑研读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老龄化和心血管病》这个资料是国家新血管病科研领导小组组长洪昭光教授在中南海的一个讲话稿。

  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知道养生的知识,孙老利用每月逢“四、九”的赶集日,邀请本地的王竹姑、肖素贞等多名老人到家里来,一起研养生的方法。该镇聚和村的老人陈细平赞扬说:“孙老师的爱心,真的是在晚霞中闪着光芒啊!”


图为孙淇德老师(左)和继配夫人彭成姑在一起研读《生活方式与健康老龄化和心血管病》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