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镜采邵阳”专题之三:邵阳城区八桥
发布时间:2013-05-21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尹建国 陈志强 陆益平

  一座城,因水而有了灵气,桥便成了水上最美的风景,也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

  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邵阳城区,青龙桥、西湖桥、沿江桥、邵水桥、佘湖桥、步月桥、资江一桥、资江二桥。八桥连两岸,一座座跨江大桥各展美姿各具特色。

  长桥卧波,改变了邵阳两岸的交通状况,见证了邵阳的历史与发展,展现着邵阳丰厚的文化底蕴——

如虹飞架   各展美姿

文/图 尹建国 陈志强 陆益平

  资水邵水穿城而过,两江风光争相辉映,独特的地理位置就注定邵阳是座以桥多而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城。

  资水和邵水这两条哺育邵阳人民的母亲河,已静静地在宝庆大地上流淌了不知多少年了。她们成“T”字状的流泾路线,把邵阳城区自然地划分为双清、北塔和大祥三个行政区,使得整个城市格局颇有点像武汉三镇的味道。

  这一座座桥梁就像一根根纽带把三个城区紧紧地联了起来,大大方便了邵阳民众的生活出行。桥,与市民息息相关;桥,也在市民的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5月12日,雨后放晴的邵阳更显清新美丽,风华如梦的“宝庆十二景” 已让您记忆犹存。今天,本报记者再带您去看那见证邵阳历史与发展各具美姿的城区八桥……

  青龙桥:邵阳第一桥的最美记忆

  青龙桥是邵阳市民最深最美的记忆。她与沿江桥、邵水桥一样,见证着邵阳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最悠久的桥就要数青龙桥了,青龙桥是旧时连接邵阳东西城区的唯一要道,它的最前身为唐代乾宁五年(公元898年)所建的木桥,南宋理宗宝庆初年(公元1225年)改木桥为石墩桥,并铸造了一尊铁犀放置在中墩上游以镇水怪,古时的青龙桥十分雄伟壮观:铁犀独角狰狞,姿态英伟,虎踞桥心,势若欲搏;桥下碧流清澈,倒影悬浮,东望颛山,亭阁掩映;西瞻城廓,雉堞巍峨,颇富凭栏远眺之胜。元代鞠志元曾以诗记其景:百尺青龙跨碧湍,铁犀光映玉栏杆;马蹄踏水三江晓,人影沉波六月寒;城古不知辽鹤远,潭深唯有老龙蟠;归期若问巴陵道,驿路梅花带雪看。“龙桥铁犀”为旧时宝庆十二景之一。

  900余年来,青龙桥屡毁屡建,桥面虽不断加宽,但总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车满为患、人流拥挤的状况,一直为制约东西繁华市区人车往来的瓶颈,于是市政府决定重建一座新青龙桥。

  如今的青龙桥为1993年所建,桥长85米,宽24米,是一座具有现代气派的钢筋混凝土箱型连续桥梁,也是目前邵阳市车流人流量最大、最为繁忙的一座桥梁,成为城区闹市中的独特一景。

  佘湖桥:我市第一座悬臂挂篮现代桥

  佘湖桥 置身于邵阳大道上,桥面上车辆川流不息,尽展都市繁华。桥旁时代公园游人来来往往,同时也揭开了邵阳大道两边经济大发展的序幕。

  佘湖桥飞越邵水,横跨东西,是连接佘湖新城与火车站站前开发区的重要纽带,总投资3000万元,全长179米,桥面宽33米,是我市第一座采用悬臂挂篮施工的现代型桥梁。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

  邵阳大道佘湖山新城段是我市二环线的主干道。总投资6300万元,全长1.8公里,路幅宽60米,为双向8车道,它是目前我市境内路幅最宽,管线全部入地,绿化、灯化档次最高并铺设高科技改性沥青路面的城市要道之一。

  佘湖桥和邵阳大道佘湖山新城段的竣工,标志着佘湖山新城建设从此进入一个快速推进的黄金时期,城市建设“南环北展、东拓西连”战略布局已初步形成;它将加快我市打造双百规模和山水园林城市进程,对解决邵水东西两岸居民出行方便,缓解宝庆路的交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扩宽就业门路,拉动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改善城市居住环境,造福全市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西湖桥:长虹卧波霓虹闪烁的彩虹桥

  西湖桥1997年6月动工修建,1999年9月竣工。建成的西湖桥它宛若长虹卧波,夜色中霓虹闪烁,五虹相连倒映水中,颇为美丽,市民称之为“彩虹桥”。特别是该桥的拱梁式结构,有着江南水乡之韵味,是市民观望江岸夜景的首选。

  西湖桥科技含量最高、最漂亮、最迷人。这座连接大祥区和北塔区的桥梁不但名字美,造型更是新颖独特,已成了邵阳市最具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她最令人称奇、最能吸引路人目光的就是桥面上那六个洁白如云的巨大的圆弧形的拱梁,远远望去犹如一道道绚丽的彩虹,令人叹为观止。

  《西湖大桥记》写道:“2500年来,邵阳滨江筑城,素重南岸改革开放、繁荣日甚,市委市府审时度势,举建西湖大桥,开发江北再造新城,蒙上级支持,赖各界协力,党政同心,历尽艰难,三载告竣,桥长747.08米,宽29.14米,乃钢管砼下承式系杆拱桥,居古城六桥之首,领潇湘四水风流,北连蔡锷南路,南接西湖大道,贯通207干线,复交320国道,彩虹飞越,气贯江天,指点双江浪击,召唤两塔雁来,古今形胜,交相辉映,三镇鼎立,相得益彰,九城关联,龙腾虎跃,世纪壮举,万方贻泽,千秋功业,民心永鉴,是为记。”

  每当傍晚,哪一个地方更心动,休闲的路人在西湖桥两岸沿江大道上悠悠漫步,尽情地享受着城市幸福生活。

  邵水桥:新旧两桥合并而成姊妹桥

  邵水桥座落在邵阳市邵水河上,是320及207国道过境线宝庆路上的重要桥梁,原为预应力简支梁桥。

  邵水桥是是由新旧两座桥梁合并而成,故有"姊妹桥"之称。原邵水桥宽度仅为双车道,已有30多年历史的老桥。两座桥各宽16米,使得桥面总宽达到了32米。旧邵水桥为1966年7月所建,新邵水桥为1995年所建,大桥华丽转身。老桥上游新建一全宽为13.72米的预应力为5跨简支砼T型梁桥,标准跨径23米.全长125米,其桥面长115米。与旧桥相比,新桥现代化程度更高,但从空中俯瞰,两桥合二为一、天衣无缝、浑然天成。

  邵水桥中栽种有多种景观树木花草,最亮眼的是那十几株紫薇花树,每当紫薇花开的时节,那一簇簇艳丽的花朵点缀着邵水桥的风姿美丽。

  沿江桥:汉白玉石雕刻彰显文化底蕴

  沿江桥始建于1971年,全长116米,通车营运37年来未进行过维修。沿江桥位于邵水和资水的交汇处,毗邻水府庙游园,连接双清路和城北路,沿江桥为新颖的两墩两台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

  由于受2008年初特大冰灾的影响,导致桥拱肋开裂,直接威胁到该桥的安全。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该桥的加固抢修列入灾后重建的重点项目,并要求将该桥变成市区邵水河上最美的桥梁。

  自2008年3月12日开工以来,市公用事业局严密组织实施,市政工程总公司精心施工,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日夜施工建设,如期竣工通车。 加固装饰后的沿江桥宽15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5米。桥面为双层,底层为15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面层为11厘米厚的沥青混凝土,它比以前更加牢固结实了。桥面人行道板为米黄色花岗岩板镶芝麻白花冈岩条板,尽显高档气派。栏杆为汉白玉石,栏板上雕刻的赛龙舟和古城山水图案栩栩如生,彰显宝庆文化底蕴。桥上14盏古朴典雅的照明灯与临近的水府庙遥相呼应,无不彰显着代表这座城市历史的文化符号。

  步月桥:我市第一座人行步行桥

  徜徉在宽阔的步月桥,抚摸着光滑细腻的栏杆,远眺河岸风光,沉醉于都市美景。

  佘湖新城步月桥飞越邵水,横跨东西,似一弯新月,如一道彩虹,其设计结构为箱型拱桥,总投资1800万元,桥梁总长136米,桥面宽8米,单孔跨径85米,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单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桥,是目前邵水河流域我市城区内五座桥当中设计新颖、结构独特的一座桥,也是我市第一座人行步行桥,与四年前竣工通车的佘湖桥遥相呼应。

  该桥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实现了零安全事故、零质量事故,单项工程合格率为100%,达到了省优工程标准,工期比预期提前了两个月。

  2010年5月28日,我市第一座人行步行桥、城区横跨邵水的第五座桥———佘湖新城步月桥竣工通行。

  资江一桥:最具传统建筑特色桥梁

  最具传统建筑特色的桥梁是资江一桥,这座1968年建成的桥梁是解放后邵阳市修建的一座大型桥梁,曾为沟通市区与江北的往来,为邵阳的经济建设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也是邵阳人民曾经引以自豪的一座桥梁。30多年过去了,青春依旧。

  资江一桥全长358.5米,桥宽25.7米,1960年开工建设,1968年12月底建成通车。

  在经历35年行车荷载及洪水冲刷影响,桥已多处受损,2001年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检测,属当时全省第二大危桥。2003年9月,维修改造正式动工。维修改造采用了一些新工艺和新技术,不仅起到了除险加固的作用,而且对大道人行道全部铺上了花岗岩地板砖,两旁的不锈钢栏杆和漂亮的路灯,更把大桥装点得气派非凡。

  记者当天来到资江一桥上,浩瀚的江面上一端是锦绣繁华的江北城区,一端是风景优美的双清公园,四周尽显现代都市的奢华风情。

  资江一桥 ,以其传统建筑的身姿融入周边环境,与沿江桥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资江二桥:长度最长地理位置最重要

  有市民说:“资江二桥的美,在于它吃苦耐劳、默默无闻,它身处市区入口地带,扛起了流通建设家园的重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竭尽全力默默担当。”

  资江二桥长近1000米、宽28米。

  每一座桥,都有不同的特点。驱车从绥宁、洞口、隆回入邵阳,驶入被称为进邵阳“第一眼”的资江二桥,就能感受到邵阳大发展的如火如荼。一条条新修改造的道路纵横交织,名盘高楼比肩而立,一派现代化新城区繁荣景象扑面而来……

  桥的长度最长、所处地理位置最重要的桥无疑要属资江二桥。资江二桥于1996年修竣,2009年7月又对资江二桥进行全封闭式加固维修施工。该桥是邵阳通往云南、贵州等西南诸省及省内西南地区的一座公路桥梁,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