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雷锋精神,永恒不变的心灵呼唤
发布时间:2013-03-05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记者:晨风

——写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50周年之际

晨风

  “向雷锋同志学习”——50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题词。

  时间是无情的,可以滤去很多浓烈的情感、生动的故事,甚至是那些不应遗忘的人和事。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会穿过岁月,留存在集体记忆的深处。

  雷锋精神,就是历史中属于未来的东西。

  (一)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时代的精神坐标;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时代的道德困惑。

  相比雷锋生活的时代,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活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也面临着比雷锋当年更为复杂的道德课题。

  从一桶“地沟油”所映照的道德缺失,到一个炫富名牌手袋所折射的精神贫血,再到一个倒地老人所引发的“扶还是不扶”的价值争议,社会转型期的心灵迷惘和阵痛,一再向全社会警示,越是复杂多元的环境,越凸显精神追求的价值。

  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物质的碰撞每天都在上演。不能让追求物质的欲望遮迷了双眼,不能在快速行进的途中丢失了灵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人民群众期待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生活。时代变了,雷锋精神没有变,也不会变。无论是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还是创业精神、创新精神,雷锋精神中包含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普遍的人生思考,都是植根于人性深处的精神需求。

  永恒,不在于巍峨地凝固于历史深处,而是如流淌的清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每个时代都浇灌出生命的花朵。

  (二)普通人的壮举,到底有多大力量?当今时代,该怎样追随雷锋精神前行?

  一段时间以来,一个以“最美”为封面、名单越来越长的平民英雄谱在悄然书写中,在带给国人无尽感动的同时,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危难之际的生死考验,绝大多数人很难遇上,“最美”之所以震撼人心,更因静水深流的平凡坚守。惊世“一瞬”的底色,是平凡却并不简单的“一向”——用责任去做好所从事的工作,用爱心去善待所遇到的人。

  雷锋也是普通人,但他真诚、善良、友爱,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以奉献社会为幸福,他用短暂的一生,回答了植根于人生本质的永恒追问——怎样做人!

  “人类生存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正是通过为他人的服务,才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社会越向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这种要求就越强烈。”

  凭良心做事,用热心助人,伸出手来,就能摆脱名与利的追逐、得与失的纠结、多与少的算计,抵达许多人心向往之却又抱憾错过的精神家园。平民英雄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以自己的行动唤起社会人性的回归,重构我们时代的道德图景。

  这就是为什么,雷锋精神能超越时空、穿越时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面对雷锋的灿烂笑容,会经历精神的洗礼与心灵的拷问。

  (三)青年人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有朝气的力量,也是道德建设的生力军。

  青年一代拥有网络童年,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个性鲜明,甚至特立独行,但同样有勇气和责任、自强和担当。如何让雷锋精神激励下一代人,需要走出代际偏见,以包容、理性的心态对待新生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还记得那个“一吻救命”的故事吗?2011年6月11日,深圳的一座人行天桥上,一个少年徘徊在生死边缘。与他素不相识的19岁姑娘刘文秀,微笑着上前,给了绝望少年一个吻。刹那间,人间的温暖倾泻而出,迷茫的生命被唤醒了。这个吻,感动了一座城市。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缺少青年一代的激情和热情,道德河流难免出现干涸与断层。

  一代人成熟的标志,不只是身体的成熟和生活的自立,更包括人生观的建立和道德观的涵养。只有透过一张张青春面孔,看到了蕴藏在新生代身上的优秀品格,才能看到雷锋精神代际相传的信心和希望。

  涓涓溪流汇聚成道德长河,青春之光闪耀着道德天空。善行和爱心,应是青年一代的成人礼。

  (四)以雷锋精神为镜子,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以优良党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几十年前,马丁·路德·金观察社会转型期的美国社会,痛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我国目前也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道德的涵养,需要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积极作为,也需要先锋模范的积极引领。

  回望过去,从朱伯儒到郭明义,从孔繁森到郑培民,是不同时期涌现的无数雷锋式共产党人的代表人物。他们以雷锋之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先进分子的道德觉悟,提升了我们民族的道德境界,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

  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的深刻总结,也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自觉追求。“四大考验”越是严峻,“四大危险”越是紧迫,就越需要全体共产党人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以雷锋为榜样,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

  党风引导民风,官德影响民德。8000多万名共产党人,倘若都能成为“滋润土地”的一滴水、“照亮黑暗”的一盏灯、坚守岗位的一颗“螺丝钉”,跨越半个世纪的学雷锋活动定能历久弥新,一个政党的先进品质定能更加彰显,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定能真正构建。

  (五) 湖南,雷锋的故乡;雷锋精神,湖湘儿女信仰的方向。

  半个世纪以来,一批又一批闪烁雷锋精神的道德模范,一个又一个学雷锋活动的创新经验,形成了“雷锋家乡学雷锋”的滚滚热潮,奏响了“雷锋家乡学雷锋”的时代乐章,为我省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创造了良好的道德环境。

  雷锋曾言:“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瓦砌起来的,我们何不做这一砖一瓦呢!”在三湘大地,到处都有这样的一砖一瓦。据统计,长沙市登记在册的学雷锋小组就有4万多个,学雷锋志愿者有36万人。

  曾记否,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不时传来的是导游文花枝“请先救游客”的声音;在郴州宜章县长策乡的狮子口大山顶,“山神”刘真茂,孤独守山30年……

  湖南,是雷锋精神产生、形成,最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起点;争做雷锋精神的传人,是激荡在湖湘大地上的一场跨世纪的道德接力。

  正是在一代又一代“雷锋”传棒接力的道路上,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抵达了一个又一个时代高点。雷锋精神,是当代社会,也是未来社会的价值坐标,是对我们心灵的永恒呼唤!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