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崀山在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中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12-08-07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秦立军

    中共新宁县委书记 秦立军

      当前,省政府出台了《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要建设张家界旅游龙头、凤凰和崀山两大旅游中心,依托张家界、常德、吉首、怀化、邵阳五大区域中心城市,构建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黄金走廊。这为新宁加快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带来了重大政策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重点从三大方面打造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崀山旅游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崀山在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作用。

      打造崀山丹霞文化品牌,提高大湘西旅游的生态品质。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将崀山誉为“国之瑰宝,丹霞之魂”。景区内青山、绿水、红崖交相辉映,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绵延起伏的丹霞峰丛波澜壮阔,蔚为壮观,见证了中国东南地区一亿多年来的地壳演化过程,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同时,崀山的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一定的历史传奇,将军石是一位保境安民、除暴安良的英雄的化身,是崀山的守护神;八角寨云台寺始建于北宋末期,有湘、桂、黔佛教圣地之称;天一巷目前还留有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屯兵驻扎的遗址。这些历史文化元素与科研价值、美学价值一起,构成了鲜活的崀山丹霞文化。因此,要保护好崀山的青山绿水,利用独特的田园风光,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大力开发原汁原味的生态旅游项目,构建世界级的丹霞文化品牌,进一步提高大湘西旅游的生态品质。

      打造崀山历史文化品牌,提炼大湘西旅游的人文内涵。新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4500多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2000多年的古夫夷侯国文化,宋有抗金英雄杨再兴,明有助郑和七下西洋的总督李敏,晚清时期涌现了以“楚勇”创始者江忠源、两江总督刘坤一为代表的一大批风云人物。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放生阁、反映贞节观的三渡水牌坊等古建筑遗址,西村坊古民居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人骚客也云集于此,地理学家周敦颐、近代诗人艾青等都曾旅居新宁,留下了宝贵的华章诗赋。新宁是革命老区,有宛旦平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风雨红军桥,邓小平率领红军长征时曾经过新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还是开国元帅陈毅的祖籍地、乒坛皇后邓亚萍的故乡。这些都蕴含着崀山人特有的精神价值。因此,要成立专门机构,聘请专业团队,按照专业要求,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归纳整理,使分散、孤立的文化资源建立起有机联系,形成文化资源的整体合力。重点要充分利用舜帝、楚勇、古城、古民居、宗祠、名人等文化元素,大力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提炼大湘西旅游的人文内涵。

      打造崀山节庆文化品牌,提升大湘西旅游的产业品位。新宁有汉、瑶、苗、侗等20个民族和睦共处,孕育了多彩的节庆文化。古老的“庆盘王•跳鼓坛”是集歌、舞、乐及祭祀仪式于一体的瑶族传统综合性艺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月三看笑岩”、四月初八的“乌饭节”、五月十五日的“大端午节”、六月六日的“尝新节”等独具风情的民俗节庆,以及著名的祁剧、扁担戏、傩戏等传统戏曲节目都深受群众喜爱。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发展崀山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要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以节庆为载体,大力发展娱乐、影视、演艺、会展等文化产业。依托传统节庆活动和戏曲节目,通过传承和创新,激活“老文化名片”,创造出更多的节庆活动。重点以龙狮节、闹元宵为载体,将新宁的“崀山风”文化建设工程系列活动办成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大型地方民俗节庆活动;借助崀山的国际影响力,持续举办崀山旅游节,有效提高崀山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使之名扬天下;利用新宁是国家四大脐橙出口基地县之一的优势,积极举办脐橙节,通过媒体宣传推介,不断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市场。特别是要借鉴“印象·刘三姐”、“天门狐仙”等成功的文化策划经验,积极探讨与国内成熟演艺公司的合作方式,聘请知名导演创意策划,开发独具崀山特色的演艺项目,重点要编排一台精彩大戏,激活旅游演艺市场,提升大湘西旅游的文化产业品位。

      同时,要积极开发集观光、休闲、探险、健身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增加竞技活动,为游客提供互动体验。依托崀山的奇山秀水、名胜古迹、名人轶事等资源,顺应现代旅游注重个性化、高端化、体验化的趋势,针对特定游客群体,在特定季节,举办攀岩、摄影、乒乓球、滑水滑艇、山歌等各类竞技活动,使游客在饱览自然风光时能够互动体验,形成独特的竞技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崀山乃至整个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人气。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