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苏荣华:山里孩子的“启明星”
发布时间:2012-03-22   来源:  记者:张先邵

张先邵

  2011年10月29日,双休日,笔者在绥宁县教育局办公室里,半掩着门,正忙着加班赶写材料。忽然,推门走来了一位姑娘。笔者抬头一看,她身高156cm,小小的个子,长得文静、秀气, 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明亮会说话的大眼睛。

  “您好,请问老师,参加县里教案评比的材料是交您这里吗?”她轻轻问道。

  笔者回答她:“等我向教育股的同志了解一下,再具体告诉你。”

  笔者随后问了她的一些基本情况,她叫苏荣华,一位外地来绥宁的特岗教师,1987年10月21日,她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市一个普通家庭。因为苏荣华老师马上要返校,她将电子稿放在笔者电脑里,她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做点亮山里孩子希望的人

  苏荣华老师2011年6月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年7月被聘为绥宁县黄桑苗族乡明先学校英语特岗教师,现任该校三、四、五年级英语教师,兼四年级班主任。

  苏荣华老师,自参加绥宁山区民族教育工作以来,秉承着母校——湖南科大“唯实惟新,至诚致志”的校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上踏实,教学上大胆创新,2011年她所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农村小学英语现状及对策》获2011年绥宁县小学综合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所备教案《Let's have some fruit》获绥宁县优秀教案评比三等奖,个人获学校“优秀班主任” 荣誉称号,并被中共黄桑坪苗族乡委员会、乡人民政府评为2011年度黄桑坪苗族乡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苏荣华老师用青春和智慧书写着自己教师生涯的第一篇章,在不断探索教书育人中毫无保留地付出,与学生茁壮成长,点亮学生的成长路。

  当苏荣华老师一踏上黄桑学校时,这个曾经有着雄心壮志、憧憬都市生活的她,却爱上了这里:视野所及之处,小桥流水人家;清晨,炊烟袅袅的苗庄俨如画卷;阴雨天,云雾缭绕俨如仙境;她心想自己多么幸运啊,能身临其境这世外桃源。终于盼到了开学,初识孩子时,山里孩子的淳朴、天真与热情,山里孩子的艰辛与早熟感动了她;然而,她也看到了山里孩子流露出来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心顿生焦虑,这样下去,孩子怎么与城里的孩子竞争?于是,她,便在心里暗暗许下承诺:“我一定要点亮山里孩子的希望!”

  做让学生有幸福感的人

  刚到教育工作岗位上,苏荣华老师主动向校长、教导主任请缨,恳请担任班主任。她,热爱三尺讲台,认真钻研教材,经常熬夜备课,做出一系列精品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能力,课堂气氛热烈。

  在教学中,苏荣华老师有一股“钻”劲头。喜欢学习的她,除了从杂志、网络获得一些教育教学经验,还经常虚心向前辈请教如何教学、如何教育学生。热情开朗、适应能力强的她,迅速融入了黄桑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黄桑学校经常组织教研探讨活动,每周二的教研会上,苏荣华老师都会认真听取领导与资深教师的发言,并能说出一些独特的见解,常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赞许。她认为教师上一堂课要着重思考如何处理情感体验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和学生一起体验价值,譬如在英语探讨课里苏老师和学生一起来体验文明做客,领悟品格。学会体验,才能学会学习;学会了体验,才能学会探究;学会了体验,才能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她认为教书育人,最重要的就是育人,让学生有幸福的感觉。

  此外,苏荣华老师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主动配合学校教研教改工作,积极参与教研教改工作,成为黄桑学校教育教改的骨干力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虚心好学,取长补短,不仅坚持吸收传统教学精髓,而且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新课改三维目标指导下,苏荣华老师在全校上英语探讨示范课,新颖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人耳目一新,开创了黄桑学校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先河。从此,山里娃娃告别了原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迎来了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视讯等多种媒体的课堂教学。为了使更多的教师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苏荣华老师主动承担起培训学校中青年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推广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工作,手把手地教老师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全体教师培训制作幻灯片等多媒体课件示范课达3节次,学校里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一批能用现代手段教学的骨干教师,整个学校的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师生反响好,使黄桑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梁承炳校长及学校资深教师的经验建议,是苏荣华老师专业成长的无价之宝。英语探讨课的圆满成功、辅导学生参赛取得的优异成绩、黄桑教研教改的成果,是苏荣华老师与黄桑全体老师集体努力的结晶。

  做国学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苏荣华老师重视传统教育,在班会课上,先后组织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了《三字经》、《弟子规》,学习吟唱《跪羊图》。教育孩子们要学会尊敬长辈、守礼节、有智慧、讲信誉,学会爱他人、爱自然。

  她刚到学校时,许多学生进入教师房间总是直闯而入,或只是砰砰敲门,而不通报姓名。针对这一现象,她及时组织学生学习“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要求学生进入老师房间,要先提高声音,通报姓名,经许可后方可入内,并亲自演示学生进门时的礼节。学习后,学生再不贸然闯入,总是轻声敲门,通报自己姓名,征得老师许可才会进入老师房间,学生学会了礼数。

  此外,笔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从学生口中,得知苏荣华老师深情并茂地教学生吟唱《跪羊图》时,尚未懂事的小孩子们在听说苏老师讲解歌词后,一个个感动地流泪,想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想起年迈的爷爷、奶奶,想起最爱的亲人相继离世,他们百感交加,心里暗暗发誓:要从今天起,做个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放心的孩子,并要试着做他们的小帮手,再不撒娇、偷懒,要好好学习。

  苏荣华老师之所以给孩子们开设“国学课”,是为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升孩子的道德素养,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把国学课带进课堂,对孩子的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熏陶都存在非常重要的意义。

  做山里孩子的游戏伙伴

  黄桑学校身居山中,因此山里的孩子想出去接触外面的事物不容易,他们的课外活动也很单调。笔者了解到苏荣华老师来到这里后,她所带的班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面貌。据该校校长梁承炳反映:现在的四年级之前是全校教师最头痛的一个班级,现在,该班在苏荣华老师与学生的努力下,班级在纪律、学习、卫生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得到老师与家长的认可。笔者问苏荣华老师是如何将一个最令人头痛的班伋变成一个优秀班集体的?苏荣华老师淡淡地笑了笑,说:“经常和学生一起玩嘛!”

  是啊,苏荣华老师在课余时间经常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和孩子们唱啊,跳啊,讲故事,切磋乒乓球技。笔者来黄桑学校时,正看到她和自己班上的同学非常开心地在玩“丢手绢”。 苏荣华和学生一起围了一个大大的圈,蹲在地上和学生玩游戏的苏荣华,乍看一下,还以为是一大同学。笔者随后询问了几个同学,她们说苏老师怕她们下午没事就知道胡乱地跑,害怕出一身汗后,凉了感冒,就经常想一些小节目和大家一起开心。

  苏荣华老师说,不要以为她和学生在一起仅仅是为了玩。其实,当苏荣华老师无意识的加入到她们中间的时候,孩子们兴奋不已,纷纷围着她,为她加油,为她出谋划策,她也会在玩的时候耍无赖,做淘气的举动。其实,多放下老师的架子,多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想想,多在孩子们身边和他们讲讲,闹闹,玩玩的,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丰富了山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在玩中了解到山里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和性格,有利于开展班主任工作,而且老师还会得到更多山里孩子的爱!

  做山里孩子的知心姐姐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但在苏荣华老师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最特别的亮,他们没有优劣尊卑之分,每一个人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最好的未来。

  苏荣华告诉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如果有什么烦恼或困惑可以和她说,她愿意做孩子们的“知心姐姐”。

  最让人感动的是苏荣华老师帮助班上的“丑小鸭”杨钧交,找回了自我,重拾了快乐。自第一次走进四年级课堂,苏荣华老师便发现出杨钧姣同学的不合群。她发现这位同学,体型微胖,头发、衣服不整洁。于是,苏荣华老师细心观察其他同学对她的反应,苏荣华老师发现同学们不喜欢她微胖的体型和邋遢的样子。苏荣华老师开始想办法,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苏荣华老师首先给她洗脸,从自己的化妆盒里,找出橡皮圈和发夹给她梳理整洁漂亮,并要求她勤洗澡换衣服。然后,苏荣华老师向杨钧交同学以前的班主任杨尧平老师及黄冬交等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又主动家访,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和小孩之间有更多的了解。家长很感动,认为是苏荣华老师帮助他们了解了自己的小孩,及时意识到了他们自己很多做得不理想的地方。同时,苏荣华老师在班上号召同学要互相友爱,接纳她,帮助她一起寻找快乐。并给杨钧交同学制定了一个健身计划,那就是所有寄宿生早晨一起陪杨钧交同学一起参加晨跑,同学们在晨跑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渐渐地发现了杨钧交同学脸上的笑容。此外,苏荣华老师在活动中多给杨钧交积极的鼓励。后来发现,慢慢地,杨钧交与同学的关系融洽了,灿烂的笑容又回到了她那充满稚气的脸上。

  在苏荣华老师的第一个教师节中,她收到了很多卡片,其中就有一张是杨钧交同学送的,她写到:“老师,您是天使。是您打开了我的心结,让阳光照进来,使我能像其他人一样快乐。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祝您教师节快乐,谢谢!”这朴实的话语感动了苏荣华老师,她流泪了,她感到特别的幸福,意识到原来她所做的一切原来这么有意义,苏荣华老师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真正含义。

  做留守儿童的贴心人

  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的苏荣华老师,深切体会到留守儿童需要什么。苏老师班有38名同学,其中寄宿生有33名,绝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年龄小,还没有脱离心理断乳期,对父母亲情、家庭温暖还有很大的依恋性。苏荣华老师首先着手解决留守儿童“情绪问题”和“生日问题”。 特别关注学生的言谈举止,或肯定,或赞许,或鼓励,或指导,或拍下肩膀,摸一下头,或者帮他们抹一把泪水。这些小动作能够给学生传递无穷的精神力量。每当学生生日的时候,苏老师组织学生精心策划,制作生日礼物,用半节课或者就是自习课全班同学齐唱生日快乐,孩子就会体会到亲情的关爱,家庭的温暖。除此之外,苏荣华老师尤其关爱离异家庭孩子的冷暖。苏老师班上有好几个离异家庭里的孩子。这里,就说说她和新转来的学生赵小雨(化名)同学的故事。

  有一天晚上,当苏荣华老师去检查学生就寝时,发现赵小雨同学在走廊上声嘶力竭地在哭泣,全身都在发颤。一看这情形,苏老师将她带进宿舍,拉入怀里,温柔地安慰她,轻轻地擦拭泪水,并向其他同学询问原因,得知有同学在说鬼的故事把她吓坏了。苏老师于是一边教育其他同学要学会爱护体贴人,不要做让人不开心的事,一边宽慰赵小雨同学,告诉她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鬼,不要被虚假的幻想吓住了。几分钟后,苏老师还是发觉赵小雨同学的恐惧感还没有消失。心想,小雨同学肯定有心结。于是,苏荣华老师安排好其他同学就寝后,带着赵小雨同学来到校办公室,生了个炭火给她取暖,并一边用手轻抚她的背,渐渐地她的恐惧感消失了,嘴唇及四肢也不发抖了。苏老师打开电脑问,“小雨,你现在最想听哪首歌?”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她的神情开始舒展。苏荣华老师顺势打开话匣子,温和地说:“小雨,你适应这里的生活嘛?”“嗯——”苏老师突然想起今天赵小雨同学将某同学给弄哭了,说:“其实我小时候也爱调皮,但是后来发现,把别人惹火啊,这事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相反的,如果你能让一个人高兴,看到你就觉得快乐,这样才是好孩子,才是父母眼中的乖宝宝,不信你试试。”

  赵小雨同学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接着又很愤恨地问,“要是我是好孩子了,我爸我妈还会复婚嘛?”

  苏老师这时才知道她为什么害怕,为什么性格古怪的原因,原来是离异家庭里的孩子。于是说,“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苏老师你撒谎,你根本就不想告诉我!”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不像变形金刚样可以变来变去,有很多事情一旦失去了就不会回来了。你爸你妈,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结婚了,那时候他们都没有结过婚,也不知道婚姻到底是什么,所以他们就搞砸了,就像你学英语学了很多年还是不能说好,他们又不是天才,运气又没那么好,所以他们就搞砸了。他们离婚并不是说不爱你了,每一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

  “哦”小女孩似懂非懂的应声着,她用幼稚的话问苏老师,“苏老师,那我应该怎么办?”

  “你呢,要做个好孩子,每天开开心心地和小朋友们玩。然后呢,认认真真地学习,等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拿个第一名,到时候呀,把成绩单拿给他们看,并对他们说,爸妈我还是你们眼中的乖孩子。”

  “嗯,谢谢苏老师。”小女孩似乎懂得了些什么。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