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父亲母亲】慈母的德 作者:贺爱忠
发布时间:2008-02-27   来源:  作者:邵阳记者站

      母亲李白玉虽然是一个文化程度很低的普通农家妇女,可是她的德却连我这个具有博士学位的人都赶不上。
      无论是国家、乡镇干部,我和我姐姐妹妹的朋友,还是家境宽裕的亲友,农村的穷朋戚友,只要到了我家,母亲都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总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留给客人。有的农家妇女,客人来时也能热情相待,可客人前脚刚出门,她就数说客人的不是。可母亲却从来不这样,客人在不在都一样。我父亲曾经任过国家干部,1965年回农村后,又长期担任村里的会计,每年来我家的乡村干部不计其数。每次干部来时,父亲不管家里有没有东西,都要母亲去准备酒菜,母亲总是毫无怨言地跑东跑西。有些干部有心计,常在离开主人家后折回,窃听主人有没有怨言。事后他们的一致评价是:只有我母亲从来没有怨言,德好。1978年我们公社的妇女主任现任中共娄底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刘初莲同志到我村蹲点,在我家吃住一年。尽管那时条件非常艰苦,吃饭都成问题,可我母亲却一如既往以诚待人、以善待人。刘初莲同志20年后还深有感慨:“李妈是一个最善良的人,总是把饭里的红薯米扒开,把饭留给我吃。”我母亲去世时,刘部长得知消息后,偕其丈夫冒着严寒冰雪、不顾路滑难行到农村悼念我母亲。
      母亲对贫穷的人、遇难的人尤其友好。凡有乞丐到我家,不管家里多穷,母亲总要送些东西给他们吃。母亲经常教育我们,逢恶不要怕,逢善不要欺,尤其不要看不起、更不要欺侮那些遇难、遭灾的人,对这些人能帮尽量去帮。我母亲对邻里非常和睦,尤其喜欢小孩子。母亲与我父亲结婚后,在婆家生活了50多年,从未与邻里红过脸,遇到矛盾总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别人家的小孩,不管是否淘气,我母亲都很喜欢,总要从家里找一点东西给小孩们吃或用。小孩们也很喜欢我母亲,路过时总是“奶奶、太婆”叫个不停,放学后许多小孩子就在我母亲旁边做完作业后才回家。2008年1月19日上午,邻里们得知我母亲病危从邵阳坐救护车回老家时,全部早早地来到我母亲的旧居等候。母亲回到老家去世时,全体邻里泣不成声。治丧期间,许多小孩子都在争吵,认为我母亲是他(她)的亲奶奶、亲太婆,都自发地在棺材前跪拜。
      母亲与父亲结婚50多年来,一直把家里好吃的、有营养的东西留给我父亲和我们,自己吃差的东西,甚至空着肚子。即使在家里经济条件好转时也是如此。2006年我父亲因肺部大面积病变住院治疗,出院后由我母亲照顾。开始我父亲不能吃有补性的东西。我买了一些古汉养生精给母亲吃,母亲吃后发现精力要好多了。后来,我父亲可以进补了,父亲也吃了古汉养生精,效果较好。这时,母亲就不吃了,全部留给父亲吃。母亲说,父亲身体不好,自己身体尚可,留给我父亲养身体更好。我对母亲说,你吃吧,我的收入承受得起,可母亲说啥也不吃,说两个人都吃会增重儿子的负担。其实,母亲的身体也很虚弱,是在强撑着。母亲经常说,只要我父亲的身体健康了,大家就都健康了,全家就快乐了。即使母亲去世后,我们每次问卦时,母亲也总要我们说出“父亲身体不好,作子女的要好好照顾”之类的话,她老人家才领卦。这虽是迷信,不能当真,但父亲听到我们说起这些时,总是泪如泉涌。
      母亲对子孙更是倾情爱护,疼爱有加。我们兄妹三人出生至今,母亲从没有骂过我们。家里最好的东西总是留给我们和我们的子女。每当我们取得成绩时,她总是为我们高兴;每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她总是鼓励我们。我刚在涟源一中读高中时,由于初中没有学英语,跟不上,成绩在全年级560名同学中排在400多名,对以前一直在全乡成绩名列前茅的我是一个重大打击,情绪非常低落。母亲得知后,宽慰我,说她相信她的儿子一定能迎头赶上,超过其他同学。在母亲的鼓励下,我的成绩稳步上升,16岁那年(即1981年)高考成绩超过了重点大学分数线16分,成为那年全乡唯一一个直线(即从未复读过)考上本科的大学生。我们成家后,母亲对儿媳、女婿,总是只讲她(他)们的好处,从来不讲其不足。母亲总是在农村的老家养很多黑鸡,种很多红薯、花生,然后从中挑选出最好的,送给我们这些做子女的。2007年因为要照顾我父亲,母亲住到了邵阳,但她还是时时想着要给我们做子女的一些农村土特产。我们给她的零用钱她舍不得花一分,全部用来委托邻里给我们买鸡、鸡蛋、花生、红薯皮。直到母亲她老人家去世,邻里来还钱我们才知道全部真相。
      母亲对她的孙子最疼爱了。母亲一生不喜欢离开老家,即使儿子家、女儿家也不愿意住,生怕给子女添麻烦,影响子女的工作和学业。母亲第一次到大女儿家和小女儿家是在2006年底,我父亲病后需要照顾,母亲偕父亲住到了我在邵阳买的房子里,这时她的外孙女已经读高一了。唯一一次欢天喜地离开老家到外地住了一个较长时期,就是我的儿子她的孙子出生后,老人家在长沙住了将近半年,帮我们抚养小孩。65岁的母亲忍受了许多不适,克服了许多困难,尽力抚养她的孙子。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我的儿子那时长得白白胖胖,像个小财主。后来母亲听说我儿子体质弱,出生后一个月内住过两次院,她老人家就到处打听吃什么才能增强小孩的体质。我母亲曾经为她的孙子买过黑狗、黑山羊,饲养过许多黑鸡,更多、更长期的是饲养了很多下绿皮鸡蛋的鸡,还在方围十几里的乡村收集绿皮鸡蛋,每过一段时间要我父亲把这些难得的物质送到长沙。每次我们回家,母亲总是给我们准备了十几只土鸡、几百个绿皮鸡蛋,多的时候有600多个绿皮蛋,而她自己却一个蛋、一只鸡都舍不得吃。在母亲的全心关爱下,我儿子的身体日见强健,13岁半身高就达到了1.75米。我儿子有段时间玩游戏多了点,我曾在母亲前提起过,母亲叮嘱我不要打骂小孩,要好好给小孩讲道理。每次与她孙子通电话,母亲都要说,孙子要好好读书,孙子书读得好,奶奶就最高兴了。
      母亲一生都是为他人着想多,为自己着想少。生怕给他人添麻烦。有什么委屈,自己忍受,从来不讲出来。母亲这次一生病就住在重症监护室,只住了两天就匆匆仙逝了,没给子女陪护的机会!没给亲人留下只言片语!出殡那天正是全省冰冻最为严重期间,又是大雪纷飞,许多想来送她老人家的人都因交通不便而未能如愿。但愿母亲在天堂里能多替自己着想一点!少替他人着想一点!

    
【作者简介】1965年出生,湖南省娄底市人,管理学教授,博士,中国商业名牌管理委员会委员,全国商业质量管理奖审定委员会委员,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省新世纪社科研究“百人工程”学者,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方向学术带头人,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省青联委员,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委员,省审计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商之杰》杂志编委。曾任湖南商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现任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市场营销学术带头人。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