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养护的是公路,改善的是民生
发布时间:2019-12-24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邵阳市公路管理局

养护的是公路,改善的是民生

——邵阳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2019年工作回眸

邵阳市公路管理局

  2019年以来,我中心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实施建设作为放大交通带动效应、改善民生福祉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转观念、强管理、重服务、谋发展”为宗旨,突出交通规划先行,同时与脱贫攻坚、旅游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有机衔接,因地制宜,较好的完成了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工作。G207线新邵双江口停车区、G207线新邵坪上服务区以“大美湖南之心”之“公路名片”项目试点建设为契机,通过对公路两侧实施全方位立体绿化美化,实现了公路沿线林带贯通,可视范围绿化,同时融公路文化与地方人文旅游特色于一体,具备服务功能的同时,又能让司乘人员欣赏到沿途美丽的风景,营造了“车在路中走,人在景中游”的车辆通行环境,得到省厅、省局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农村公路:

  (一)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我们始终以最高站位、最严举措抓推进、惠民生,2019年被评为全省重点民生实事农村公路建设优胜单位。2019年考核任务800公里,7月底在全省率先完成考核任务,目前完成950公里。

  ——健全机制,保持高位推进。一是高位定盘,理顺指挥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分管副市长主抓,多次开会调度、现场部署,将建设纳入市县绩效考核范畴。同时与财政、扶贫办等职能部门紧密对接,协同发力。二是挂图作战,筑牢廉洁防线。纪监全程参与监督,签订廉政责任状,施工单位组建项目总部和分部,统一购买主材,从源头严格把控。三是创新举措,压实主体责任。抽调精干力量分设5个小组,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检查,建立微信群,及时点评、强势推进,去年以来开展“四不两直”暗访70余次,下达通报、督办令22个,约谈4次,给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寄发工作提示卡3次;对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的在交通考核中一票否决;市政府安排3000万元奖补,并要求县区整合资金,强化要素保障。

  ——聚焦建设,强化工作落实。一是精细管理促进度。采取无人机航拍识别、巡检APP系统定位、大型拌和场配料,实行一路一档,高效规范管理。二是严管重罚保质量。印发2000余册混凝土路面操作手册,坚持社会监理和义务监督相结合,严格“七公开”,对质量不合格的路段,立即挖除重建,并通报全市举一反三。以铁手腕抓安全,实现零事故。三是强化服务优环境。将整个建设项目捆绑列入全市重点项目,落实优惠政策;去年来,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建设领域扫黑除恶,全市处理阻工事件297次,行政拘留11人。

  ——创新理念,推动融合发展。注重与乡村振兴融合,完善路网骨架,提高安全水平,注入全新活力。注重与农村客运融合,全年更新农村客运车辆150余台,实现建制村100%通客车。注重与产业发展融合,推行“农村公路+产业+旅游”等模式。

  ——宣传造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出刊简报11期,制作了3期微信H5传播页面,在中国公路网等发稿80余篇。通过答记者问、发放宣传单、公开公示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公路建设政策,普惠民生。

  (二)交通行业扶贫工作。扶贫路上,全市交通人奋勇担当、精锐出战,在一座座群山深处踏石留印,在一个个偏远村庄挥汗如雨,夯实脱贫基础、畅通民生通途。近年来交通扶贫三大刚性指标成效明显,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3183公里、提质改造3622公里、安保工程4678公里;同时,改造危桥443座,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4249个,实现100%的建制村通水泥路、通客班车,直接惠及500余万农村群众,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书写了交通扶贫新篇章。

  ——汇聚合力,提升站位高度。重任降临不避难,勇担责任惠民生,全市凝聚起交通扶贫的强大合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龚文密书记、刘事青市长先后多次作出批示,并在全市经济工作会等多种场合反复强调、一再加压,明确要求推进交通扶贫,务必决战决胜。分管副市长彭华松同志十分重视,多次调度,每次到基层调研,都把交通扶贫作为必检工作。同时,建立协调机制,市交通财政、农业农村、扶贫办、绩效考核办等职能部门紧密对接,协同发力,凝聚起交通扶贫强大建设合力。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交通运输行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把扶贫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建立了“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扶贫工作机制;强化县市区主体责任,将交通运输扶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目标,去年来,中心党委会、办公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10余次,召开交通运输扶贫项目推进会12余次,开展“四不两直”等督查32次,明责任、抓落实,确保交通运输脱贫攻坚项目有效推进。

  ——强势推进,展现冲刺速度。我们聚焦建设,强化保障:严控质量,利用“互联网+”等形式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今年7月初,北塔区陈家桥乡马石村九组道路在施工时部分路段路基平整度差、路面厚度不达标,我们责令挖除重建,并通报全市,举一反三。严保安全,按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清零”的考核要求,对标对表、逐项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坚持开展安全暗访,对发现的安全问题,责令立即整改。我们打造了三个平台:县市区比学赶超平台、高科技建设平台和重点保障平台,将整个建设项目捆绑列入全市重点项目,全面落实优惠政策,确保规费减免;明确要求建设点段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及乡镇、村担负起维护治安环境的主要责任,坚决打击强买强卖、阻工闹事等行为。

  8月19日,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党委扩大会,传达家毫书记等省领导对通村通组公路批示精神,会议要求坚决践行批示要求,迅速开展专项行动,全力确保交通扶贫工程质量和资金不被挪用。8月20日,我们下发了《邵阳市交通扶贫暨农村公路建设“回头看”百日行动方案》,以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等扶贫项目为重点,分摸底、整改和检查验收三个阶段,对计划任务、资金使用管理、质量安全等方面开展“回头看”,做到查摆问题深刻彻底,整改销号雷厉风行。

  ——担当使命,永葆为民热度。“推进交通扶贫,让人民群众出行更便捷、更畅通,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修通的是路,连接着的是民心。”这是邵阳交通人的庄严承诺,也是行动导向。在建设过程中,广大参建者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宣传政策、贴近实际、赢得了民心。交通扶贫工作深得人心,在很多地方,开工的时候村民们自费买来鞭炮庆祝,完工时赠送锦旗比比皆是;一些项目取水困难,老百姓自费用三轮摩托车送水等义举十分普遍;城步南门村公路修建时,有一小段路因自然环境施工受限,当地老百姓们出工出力,找来长长的木桩护住路基,与施工队一起奋战,确保了项目达标。我们坚持“农村公路+特色产业”、“农村公路+乡村旅游”等交通扶贫模式,让农村公路和产业布局、产业要素、产业优势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新宁县黄龙镇沉水村三面环水、院落分散,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324人,村里成立了红心脐橙合作社和夷江鱼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前只能靠肩挑背担和水运才能将农副产品输送出去。该村两条全长4.1公里通自然村公路硬化顺利完工,村民终于走上了日夜盼望的水泥路,脐橙成熟季节,运输车辆直接开到果园旁,老百姓们喜笑颜开,他们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邵阳市近年建成交通扶贫项目直接惠及3000余个建制村、数百万贫困地区群众,直接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增收1.2亿以上,3至5年内可增收约6亿,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

  安全工作:

  我中心持续加大行业指导力度,积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确保了全市公路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稳定,于2019年年初获得了“邵阳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是全党、全国从上到下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工作。党委高度重视,选拔副处级干部唐铭爰任驻村工作队长,军转干部钱峙元与水电院王松才为驻村工作队员的扶贫工作队伍。10月8日,党委根据白云村2019年整体脱贫,工作任务艰巨的实际情况,再次增派杨泽利和水电院刘镒君两名年青干部前往驻村工作队。超额配齐配足配强驻村扶贫力量。

  一、创新思路,安排新进人员入队帮扶。单位新进一批年青人员,党委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实施了新进机关人员轮流进村帮扶工作,从2018年3月份到2019年9月底,共13人次前往驻村工作队开展扶贫工作各两个月,既锻炼了年青干部又充实了驻村队伍,加强了帮扶力量。

  二、扎实结对,坚持每月进行走访。从领导干部到每位普通党员,每人结对帮扶贫困户,共安排51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80户贫困户。同时开展了“支部结对共建、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并且发动各个支部、下属单位等每月来村走访慰问,普及国家扶贫政策,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三、加强培训,提高结对责任人帮扶能力和水平。每月进行结对走访帮扶时,都安排驻村工作队或村干部进行一次集中培训、讲解,让各位结对帮扶责任人自己首先了解清楚各种帮扶政策和措施,清楚自己帮扶工作内容,提高结对帮扶责任人的帮扶能力和水平。

  四、资金支持,及时拨付扶贫款项。每年专项扶贫资金及市级配套扶贫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为扶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坚实支撑。

  五、推进项目,大力进行民生基础建设。自2015年驻村帮扶以来,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在民生基础设施等方面持续发力。

  1.村组道路建设。①实施村道窄改宽,5.63千米,投资250万元。②硬化村组公路,12.96千米,投资461万元。③修产业路、机耕道,2.003千米,投资102万元。确保了村主干道畅通,25户以上自然寨道路均实现了硬化。

  2.电力保障方面。2016年白云片、麻冲片进行了农电改造;2018年进行了全村三相电改造;安装路灯210盏,投资30万元。

  3.水利灌溉工程。新修、整修水渠2850米,投资227.5万元。

  4.安全防护工程和抗灾抢险工程投资12万元。

  5.新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

  6.资助学校建设,抓好教育扶贫等等。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