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武陵山片区重点扶持县、湖南省第一轮特色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县,新宁县立足实情,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调动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探索推广群众“自定、自建、自管”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模式。
一是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水利项目由群众“自定”。该县按照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以小塘坝、小泵站、小渠道、小水池、小水窖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和骨干山塘整修加固、重点水毁工程修复及灌溉渠道高标准硬化为重点,充分征求各乡镇及农民群众的意见,结合群众愿望和需求,统筹安排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该县在安排冬春农田水利建设计划时,优先考虑各乡镇反映强烈急需修复建设的工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提出建议和提案但尚未落实的工程,汛期出现险情的病险水库、骨干山塘和重点水毁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严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二是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水利工程由农民“自建”。以乡村为主体,实行以奖代补、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先建后补政策,号召群众集资投劳,重点支持群众积极性高、用水合作组织健全的乡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投入一片,受益一片。为发挥政府资金的鼓引作用,该县明确从2014年执行土地出让总收入的2.5%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政策。到目前,该县2013年度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58亿元,完成水利工程7725处,移动土石方672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760万个,23座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清淤防渗渠道237公里,整修山塘1030口。2014年,该县计划安排水利建设以奖代投资金500万元。
三是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水利设施由农民“自管”。积极推广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广泛发动项目区人民群众自觉参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水利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全部移交给农民用水户协会,由协会负责后期运行管护,落实灌溉设施维护、灌溉用水、水费征收、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协调各种用水矛盾,拟定年度整修计划,逐步打破水利建设“重建轻管”的传统模式,促进全县水利事业良性发展,确保工程长效运行,村民长期受益。每建成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县财政给予1万元的运行经费补助。目前,该县已建成农民用水户协会7个。
(梁翔宇 严修良 陈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