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8月4日讯(通讯员 杨贵新)2025年第六届“侨心杯”国际少年足球邀请赛在隆回县向家村举行,足球赛事依托向家村“云端绿茵场”的独特生态资源,吸引了国际关注;华兴公司作为支持乡村发展的核心企业,通过长期帮扶巩固了“侨心筑梦”品牌形象,显著提升企业社会影响力与吸引力,带动侨资回流和产业合作,为华兴注入了新质生产力。
向家村: 足球赛踢来了乡村振兴活力
“侨心杯”少年足球邀请赛通过“国内+国际”双赛联动,赛事成为向家村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实现了基础设施、环境、服务、产业和整体发展的跃升。
基础设施大提升。为承办赛事,向家村新建了标准足球场和制训练场,并配套建设7公里村道、新增近200个停车位,同时翻新运动员宿舍和向家小院民宿,显著提升硬件承载力。
环境大改善。赛事依托“云端绿茵场”的天然优势,结合群山叠翠、云海翻涌的生态资源,推动环境整治与美化,使向家村从特困村蝶变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牛天岭景区新增非遗文化墙、红色文化广场等设施,强化生态与人文融合。
服务水平大飞跃。医疗保障团队覆盖,由县人民医院牵头,配备专业救治能力,确保520余名参赛者安全,实现“零事故”高效服务。
赛事期间同步提供“非遗市集”“足球主题游”等文旅服务,志愿者体系支撑国际球员文化交流,提升综合接待水平。
足球赛事带动文旅融合升级,牛天岭景区新增露营基地、儿童乐园等30余个旅游项目,吸引游客超200万人次,助力隆回农特产品展示与销售。
通过“侨资侨智回归”行动,赛事成为产业孵化平台,促进乡村从单一农业向“体育+旅游”复合产业转型,年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形成“侨心筑梦”品牌效应,架设中外文明交融桥梁,开展国际球员参与“寻根之旅”,为可持续振兴注入活力。
赛事不仅短期拉动经济与曝光,更通过系统性建设和长效运营,使向家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全国示范点,印证“体育+侨务”模式的成功实践。
华兴公司: 足球赛踢出了企业担当
华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三十载企业担当践行家国情怀,通过产业帮扶、教育支持、民生普惠等行动持续反哺社会。
11年向家村攻坚,2亿投入乡村蝶变。2014年华兴董事长向长江返乡担任村主任,通过企业对口帮扶、基础设施援建、旅游开发等举措,使原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特困村于2016年成为隆回县首个整体脱贫村。
投资打造向家牛天岭景区,建成彩虹滑道、露营基地等30余个旅游项目,形成“体育+旅游”融合产业,累计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带动就业与农特产销售。长效公益捐赠,累计捐赠总额突破2亿元。
教育赋能,清北学子专属礼遇。友谊驾校助梦计划:2025年对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子提供全程免费驾驶培训,降低精英学子技能获取门槛,强化人才支持。
民生普惠,酒店亲民消费。友谊国际大酒店惠民行动,推出30元/位平价消费套餐,面向大众提供高品质餐饮服务,践行企业回报社会理念。
华兴担当内核。以“乡贤任村官、企业做后盾、村企携手行”模式,将产业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从脱贫攻坚到教育赋能、民生普惠,持续书写民营企业“取之于社会,回馈于家国”的时代答卷。
员工: 足球赛踢来了获得感
华兴始终将员工幸福感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指标,通过“制度刚性保障+文化柔性浸润”的双轨模式,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员工赋能生态。
赛事后,华兴深化员工福利机制,为退役军人增设岗位津贴,结合“村企携手”模式,提升员工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确保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基层。
华兴公司不断提升员工和管理团队素质,增强员工的尊严感、归属感、幸福感,实现员工与企业“共赢”“共进”。
三十年来,公司不仅与所有员工都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而且解决了员工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妇女特殊疾病保险以及部门经理以上管理人员的住房公积金。在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工资的同时,随着企业效益的增加,不断提高工资标准。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公司除了在评先评优、提职加薪时重点考虑,在带职培训、入党入团、推荐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群团组织负责人时优先提名,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受到做为一名华兴人的尊严。
华兴公司十分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与管理,在全县民营企业中率先建立和健全了党、团、工会组织,并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
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选送优秀员工到省城长沙星级酒店跟班实习;组织管理人员、优秀员工代表赴港澳等地考察学习,在旅游中调整心态,在考察中拓宽视野。
工会经常举办一些诸如文艺联欢、才艺大赛、技能比武、演讲比赛、征文评奖、广场舞、体操竞赛和外出旅游等健康有益的活动,使员工愉悦了心情、增长了知识。
华兴公司以赛事为契机,将品牌、经济和人才效应整合,推动企业从脱贫攻坚向高质量发展跃升,印证了“体育+产业”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价值。
一审:陆益平,二审:曾佰龙,三审:邹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