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宁县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下简称“新阶人士”)在思想引领、文化传播、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创新成立“红石榴文艺宣传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讲党的政策、传播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创新载体,打造民族团结宣传“轻骑兵”。由县委统战部和县民宗局牵头,新联会组织文艺界、新媒体人士、自由职业者等新阶群体,吸纳各民族文艺骨干,成立“红石榴文艺宣传队”,涵盖歌舞、曲艺、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民族团结主题,创作了一批接地气、聚人心的作品,如:《党的二十大之歌》,用通俗语言解读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政策;情景剧《社区里的石榴籽》,讲述各族群众互帮互助的暖心故事;民族歌舞《民族团结永向前》,展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 送戏下乡,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深入民族乡镇、村寨、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万家”巡回演出,累计演出30余场,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演出结束后,设置“有奖问答”环节,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民族团结知识等开展互动,增强宣讲实效。在麻林瑶族乡演出时,当地瑶族群众自发登台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现场气氛热烈,成为“嵌入式”宣讲的生动实践。3. 新媒体赋能,扩大传播影响力。联合县融媒体中心、网络人士分会,对重点场次进行直播,单场最高观看量突破10万人次。制作《红石榴微课堂》系列短视频,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传播,其中《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单条播放量超20万。
理论宣讲+文艺浸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县组织新阶人士中的理论专家、教师等,结合文艺演出开展“微宣讲”,用“小故事”讲透“大道理”。在学校开设“石榴籽小课堂”,通过绘画、手抄报等形式,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2. 志愿服务+民生帮扶,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律师分会开展“民族团结·法治同行”活动,在少数民族地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医卫界新阶人士组建“同心医疗队”,赴边远民族地区开展义诊,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电商分会培训各组群众直播带货人才,帮助销售民族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超500万元。3. 典型引领+品牌打造,激发民族团结新活力。选树“民族团结新阶先锋”10名,通过事迹报告会、媒体宣传等方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打造“红石榴”系列品牌,如“红石榴示范岗”“红石榴创业驿站”“崀山同心大讲堂”等,形成长效机制。
县统战部还统筹协调,将新阶人士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全县统战重点任务,以文艺活动为载体,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结合新媒体、志愿服务等,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在新宁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正以“红石榴文艺宣传队”为纽带,用歌声传递党的声音,用舞姿展现团结力量,用行动践行使命担当。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新阶助力民族团结”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新宁大地常开长盛!(通讯员 李健)
一审:陆益平,二审:曾佰龙,三审:邹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