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市中心医院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取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5-01-07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蒋玲慧 凌柯 李文娟 阳媚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1月7日讯(通讯员 蒋玲慧 凌柯 李文娟 阳媚) 近日,邵阳市中心医院血管介入外科成功完成了我市首例WEB瘤内扰流装置置入手术,这是湘西南地区首例应用WEB植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案例,标志着我市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与突破,为破裂复杂的脑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利器。

  患者毛芳(化名),女,67岁,突发头痛症状一天后前往市中心医院,完善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提示前交通动脉瘤,同时累及双侧大脑前动脉,且形态不规则;脑出血原因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

  颅内动脉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的局部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就像鼓起的气球,一旦发生破裂,就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轻则神经功能障碍,重则危及生命;其易发于脑底动脉分叉处及其主要分支。

  传统治疗方式有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经导管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根据毛芳病情,血管介入外科组织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麻醉科等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在讨论中,血管介入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贤平提出WEB瘤内扰流装置置入的手术方案。

  WEB(Woven EndoBridge)扰流装置的出现使得分叉部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有了新的选择,它在瘤内和瘤颈处自膨,利用其在瘤颈方向上约57%至62%金属覆盖率发挥血流导向的作用,并诱导瘤内血栓快速形成,从而达到治疗动脉瘤的效果。WEB这一既能介入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又无需支架和双抗治疗的特点,使其可用于急性期破裂及未破裂动脉瘤治疗,是一项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全新术式。

  经过缜密的术前计划和反复演练,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密切配合下,陈贤平带领团队用时不到半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复查造影显示患者动脉瘤栓塞满意,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明显,且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毛芳术后一周顺利恢复出院。


一审:陆益平,二审:曾佰龙,三审:邹丽娜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