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7月2日讯(通讯员 肖薇)6月30日上午,邵阳经开区湘商产业园内一片忙碌景象,工作人员正在有序拆卸某线业企业的生产线,同步清理运厂房内的办公设备及货物。这场紧张有序的清理行动,正是邵阳经开区向“僵尸企业”亮剑、全力盘活闲置资源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该线业企业自2015年入驻湘商产业园,租赁标准厂房生产。后续因长期拖欠租金及物业费,严重违反合同约定。邵阳经开区依据相关规定,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权,经仲裁和法院判决,依法解除了其厂房租赁合同。然而,该企业迟迟未搬离,致使厂房长期闲置,造成资源浪费。为维护园区正常运营秩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邵阳经开区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清理,预计在3日内完成该厂房的腾退,让土地和厂房尽快重新投入使用。
此次对该线业企业的清理并非个例。秉持“一企一策”的精细化处置原则,邵阳经开区对另外5家同样已被认定为“僵尸企业”且进入法律程序的企业,同步展开了清理工作。这些企业因经营不善、市场竞争力不足等原因,长期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通过此次清理行动,预计可盘活6.02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可为后续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腾出充足空间,实现“腾笼换鸟”。
近年来,邵阳经开区积极对接各类优质产业项目,众多前沿科技、高端制造等项目纷至沓来,对土地、厂房的需求持续攀升。尽管如此,还有部分“僵尸企业”占据资源却无法创造效益,导致供需矛盾逐渐凸显。
对此,邵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严格按照园区清理“僵尸企业”行动方案要求,彻底清查处置“僵尸企业”,腾退闲置土地和厂房,通过“腾笼换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下一步,邵阳经开区将持续深化“僵尸企业”清理工作,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全面盘活园区国有标准化厂房存量资产,为新引进的优质企业和项目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推动园区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一审:陆益平,二审:曾佰龙,三审:邹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