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邵赞华:追求教与学的“化学反应”
发布时间:2023-09-11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 申学峰

d0e8ffd08af99f8bfd678f323e1843f.jpg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9月11日讯(通讯员 申学峰)往清清的“水”里加几粒“食盐”,“水”变成晶莹的“冰”。55双瞪大的眼睛,对“撒盐成冰”的魔术流露出惊异。

  向“食盐”慢滴“清水”,“食盐”成了一座“小山”。“滴水成山”,学生的嘴都张成了大大的“O”形。

  这是隆回九中青年教师邵赞华在给高一学生上的第一堂化学课中演绎的“神奇”。这份“神奇”,深入浅出地引领的加持,浓郁了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生成了他课堂中的“化学反应”。

  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发生“化合反应”

  “神奇”连续来到。在隆回九中一节化学课上,学生正分组热烈讨论优化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实验步骤,及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邵赞华,这两种气体的混合真能像教材上说的在瓶壁上产生淡黄色固体硫?面对学生的质疑,面对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课后他引导这名学生克服了学校实验条件不足的困难,制作成了“安全型、多功能化学实验仪”,学生在教室里演示了这一实验。后来,这一实验仪器在第三十七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大学毕业那年,他考上研究生,2010年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11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随后参加教育工作。

  “我认为做老师,首先得自己的专业知识过硬,以深厚的知识引导学生,让学生从心底里服你。”他不以学历高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的办公桌上摆着5个大粘贴本,那是他对近5年高考真题的分类剪切、粘贴、解答本。他做得一丝不苟,还有试题分析,关键之处下划红线。“我们老师牛,解题又准又快。”学生说到他,满脸写着崇拜。

  他深入学、精心教。他在教学上追求探讨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建构概念,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能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研在坚定笃行中发生“置换反应”

  说到与化学的不解之缘,他兴味盎然。他不是因为喜欢化学而学化学,而是因为了解了化学,而喜欢化学。本科学化学,作为研究生读的是“高大上”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工作时,他却令人惊异地选择了当教师,或许是让更多的人喜欢化学吧。

  这一朴实的愿望,让他无悔地在化学园地里耕耘了12年。刚开始时,他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后来,他着重“三维目标”的达成。现在,他专注化学核心素养的生成。他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于漪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教无止境,学习和实践升华了我的教学理念。”邵赞华且学且学,且学且行。

  一路走来,成长的道路痛并快乐着。在教学中,他融入了做学问与做人道理的种种温暖。我国石油化工的伟大成就,宋代关于乙烯催熟作用的记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秘密”,聚烯烃在新冠疫苗、抗癌药物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他的教学与生活很近,学生认为化学不是那么“高深、枯燥、危险”了。

  教育在爱的阳光中发生“聚合反应”

  晨光熹微,泛着淡淡的橙色。隆回九中的师生开始了跑操。随着音乐的节奏,邵赞华和他的学生们行列整齐,沉稳的步伐,踏破了校园的寂静,他胸前的党员徽章格外闪亮。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党员教师,我要把爱的阳光播撒在学生心田,打动学生心灵深处,形成‘聚合反应’。”邵赞华在班务手册中写道。

  工作12年,他当了9年班主任,3年生活辅导教师,他践行庄严的入党誓词,用爱的阳光让育人道路充满温暖。军训时,他陪伴在学生身边,用手机记录难忘的瞬间;自习课,他与学生在一起,答疑解惑。他真情倾听,班级充满爱的芬芳;他循循善诱,班级拧成一股绳。

  教室里最安静,学生们认真地将自己的高中理想与阶段目标写在纸片上,班长戴着洁白的手套,把同学们的纸条装进“时光隧道胶囊”,装上密封圈,埋在地下。春暖花开时,他们去开启。他用心温暖心,用火点燃火,用智启迪智,他的学生向阳,向上。

  教书育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邵赞华潜心当“催化剂”,追求迷人的“化学反应”,引领生命拔节成长。


一审:尹建国、肖毅彪 二审:陈志强 三审:陆益平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