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今秋在隆回县金石桥镇25所中小学付诸实施了。花花绿绿的新教材让老师和孩子们感到新奇,老师到底要怎么教?孩子到底要怎么学?用这样一个像画册一样的导学案做教材,升学会不会受影响?
近日,带着家长们的疑虑,笔者走进了金石桥镇几所中小学校,采访了一线教师、学生,亲身感受着课改新风正扑面吹来。
教法:寓教于乐
教材的改革只是课程改革的一部分,课改的核心还是老师怎么教、孩子怎么学的变革。在高洲完小,罗教开校长给我们介绍了一节数学课的变迁。
“轻重”在旧教材中是二年级的内容,过去老师们一直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先交代知识点:物体有重量,重量的计量单位有克、千克等等,然后是称重的工具,可以使用天平、各种各样的秤等等,最后是称重的方法。但在新教材中,重量出现在一年级第五周的教学中,教材把对重量的认识设计在三个活动中:“说一说”——是看图说话,小熊和小猴在玩翘翘板,小猴被高高抬起;“掂一掂”——是简单操作过程,练习本和文具盒,哪个重?“称一称”——是数学操作阶段,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苹果,要借助工具来判断轻重。这种递进式的活动设置,正是按照孩子认识“轻重”概念的思维发展规律进行的。由于新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所以,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也将逐渐走向多元。
在该镇镇小一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让同学们说出这是什么并编个小故事。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车轮、苹果、太阳、深井、云彩等近百个答案和许多生动的故事。虽然答案不一,但每名同学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你的想像力很独特”、“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作业:自由发挥
新学期开课的第二天,游家桥小学的数学作业:请爸爸妈妈带你到超市去买3元钱的东西,然后把每样东西的价格、收银员找了多少钱都记下来;语文作业是把你在课外认识的字找出来,贴在本上。正是这个数学作业把教学的难点“圆、角、分”的认识和换算“轻松搞定”,而语文作业则是课改后识字教学的一项突破:加大孩子的识字量,但并不要求全都会写。课改后的作业一改过去“一致性”,可自由发挥。
高洲完小的杨建成校长讲,经科学研究得出结论,六七岁的孩子把一个生字写上6到7遍后,完全能够达到牢记写法的目的,再多的重复都是无效劳动,所以以前的抄写生字20遍的做法被摒弃。她还曾在班级试验过“数量自选”的方法,因为有些字孩子们在上小学前就已经会读会写,如果是这种情况,孩子可以选择“0遍”。
学生:张扬个性
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了1年的孩子,与以往的孩子会有什么区别?有着新旧两种教学经历的老师们异口同声: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对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小学一年级识字课。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里,师生们一起出发到“词汇角”、“诗词馆”、“佳句城”去寻找“春天”。在一幅幅图画、一首首儿歌描绘出的春色里,学生们学成语、背古诗、读名篇名句。9日,在新良小学,一年级学生郑明明说,我刚到学校就愿意上课了,课堂上真有趣!爸爸妈妈在家一直要求我背数学公式、背语文课本、背唐诗三百首……太枯燥了,我喜欢我们语文课教师上课时也让我们动手实践,还听音乐。据介绍,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游戏和生活情景中学习英语口语,在数学课上尝试实验、假设、推导、验证、统计等科学方法,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活跃的气氛。
据初步测试,名为“科学认读、大量识字”的课改实验校开展一年多来,低年级学生的识字率比非实验对象提高了一倍。
该镇省特级教师陈富昌对此的解释是,孩子们总是愿意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在“喜欢”这种情绪的激励下,学习的认真程度会远远大于被迫学习,而且他们会得出一些“思考后的结论”。同时,在动手中学习,“喜欢”的情绪会逐渐强化,学习的动力也会得到加强。
家长:贵在参与
家长在这场改革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尽力配合学校给孩子们营造接受教育的氛围。
高洲中学校长魏源群给笔者讲了一个真实的事例:前不久,他在给几百名家长讲了一个主题为新课程、新教育的讲座时,作了一个小小的调查:询问在座的家长谁知道高洲中学的历史变迁?高洲中学曾出过中共第二大人物,有谁知道他的名字吗?遗憾的是,在场4/5的家长都不知道,当然孩子就更不知道了。魏校长感叹道,一座学校的历史积淀了这里悠久的文化传承,我们出国观光不是最爱去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吗?但在我们自己的学校里,却很少有孩子来体味我们的历史,教育如果老是停留在课堂上,而不致力于为孩子们改变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在教材上费再多的工夫也是徒劳。图1为高洲中学的集体备课现场;图二为高洲中学的课改现场。
(陈远志 游美春 汪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