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罗金莲:绽放在梅冲村的那朵铿锵玫瑰
    发布时间:2015-12-15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尹建国 陆益平 陈志强 刘飞 钟飞跃

    罗金莲:绽放在梅冲村的那朵铿锵玫瑰

     

    文/图 记者 尹建国 陆益平 陈志强 通讯员 刘飞 钟飞跃

    梅冲村新貌.JPG

    梅冲村新貌

      10多年来,她劳心劳力修筑了联村达组入户的水泥公路、使家家户户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让全体村民看上了清晰的有线电视、建村小学校使农村孩子就近读书上学......她圆了当地百姓一个又一个梦想。她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优秀的共产党员,她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她的心像金子般熠熠发光,群众称她为实干支书。

      她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标兵、邵阳市“十大女杰”、邵阳县模范村支书等几十项荣誉称号、当选为中共邵阳市第九届党代表、中共湖南省第八届党代表。2011年4月27日,她在北京与全国劳模一道受到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在她身上释放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万丈豪情和“能顶半边天”的强劲实力,如铿锵玫瑰般在梅冲村美丽绽放,她就是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梅冲村党支部书记最美农家女罗金莲。

      [我劳动 我美丽]

      “为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只有多洒汗水尽力实干”

    罗金莲在修路工地上劳动.JPG

    罗金莲在修路工地上劳动

      11月29日,天下着小雨,入冬的山村更显得格外寒冷。在邵阳县岩口铺镇梅冲村峦塘正在修筑的公路上,只见一位留着齐耳短发,衣服裤子沾满泥浆的妇女手拿铁锹铲着混凝土与男民工一同劳动。如果不是记者亲眼所见,您怎么也意想不到一个女人天天奋战在修路工地上。经村民介绍,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该村女支书罗金莲。

      记者向她说明采访来意,她却有点不好意思:“我就是一名农村的普通妇女,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为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只有多洒汗水尽力实干!”

      在施工的峦塘公路上,罗支书告诉记者,这条路能够顺利完成路面硬化任务,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县委书记蒋伟非常重视,多次要求交通部门想方设法解决经费,县长袁玉华,常务副县长唐红艳多次在电话中过问这条路的进展情况,并做出重要指示。交通局刘铭局长大力支持,并亲自带队进行调研,现场办公,为群众解决施工中的实际困难。岩口铺镇党委书记蒋久鸿积极调处矛盾,当地老百姓都说他们这样才是真正为民服务的好干部,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好领导。等公路修好通车了,当地百姓就能真正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

      罗金莲出生1958年9月,今年56岁,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96年任梅冲村妇联主任兼计生专干,1998年任村主任,1999年至今任村党支部书记。 我们与罗书记在回村的路上边走边聊,谈起家乡,她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记者不时被她朴实的情怀,为民服务的艰辛,爱民如亲人义举而深深感动着。

      岩口铺镇梅冲村,是地处邵阳县西北部边陲的岩口铺镇最偏远的一个村,距县城50多公里。11个村民小组、178户、省重点扶持贫困山村。

      进入梅冲村,引人注目的是四通八达的村组道路和道路两边的太阳能路灯。村口三条共长7.8公里的水泥路分别向三个方向蜿蜒而去,这是村上的主干道,通过这三条主干道,家家户户相连相通。而在10多年前,这是梅冲村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地黄汤。清晨赶早上乡场,天黑才能回到房。”这是当时梅冲村的真实写照。1999年,罗金莲当上了梅冲村支书。强烈的责任感让她不停的思索:脱贫致富,路在何方?“要想富,先修路”。于是,她带领村民们开始修路治穷。修路,需要钱,更需要人。因村里太穷,要想让村民们投工投钱比登天还难。“怎么办,就先自己带头出钱出力吧。”罗金莲把她老公在氮肥厂上班存下来的4000元钱拿了出来贡献给修路事业。为了省钱,她甚至把自家楼板拆下来当修路的模板。缺资金时,她耐着烦,磨破了嘴皮子,到各级政府去争取资金;缺人手时,她常年累月并带着全家人没日没夜地一起干......

      有人说罗金莲真傻,修路这种事连历届前任的男支书们都没办好,你一个女人家何必去操这份闲心。虽然有闲言碎语,但村里更多的人被她公而忘私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从1999年到2005年,全村共组织17次修路,经过几年努力,一条条狭窄凹凸的“泥水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这条路啊,我们盼了几十年,今年搭帮罗支书帮我们圆了修路梦,使大塘村、梅冲村、花桥村、麦兰村、腰古塘村等沿途近10个村、上万人解决了行路难的历史问题,愿好人一生平安......”提起修好的这条路,78岁的老党员王仁贵十分感激。到2005年底,梅冲村硬化路面达90%,80%的农户享受到了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的便利。

      路通产业兴。村民荒山退耕发展经济,养猪、牛、羊养殖业蓬勃发展,年轻人则外出经商或务工。村里的泥坯房正在被钢混结构的别墅式楼房替代,村民的生活正在年年悄然改变。

      [我付出 我快乐]

      “持家有道治村有方,让村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梅冲村村民房屋.JPG

    梅冲村村民房屋

      致富路打通后,罗金莲又马不停蹄地带领村民修建了三处自来水饮水工程和一条农田灌溉水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圆了老百姓的“命脉梦”。

      路过村口的山腰上,一名蹲在水渠边洗菜的老大娘说:“以前这个水渠的堤坝是用沟里的泥土堆成的。年久失修,堤坝都垮了,好好的一渠水就白白的流失了,要不是罗支书做好事,我们哪有今天的幸福日子哟”!

      梅冲村的这条水渠,还是1985年修建的,从双江水库延伸而来,由于受当时条件的影响,没有钢筋水泥,也没有专业化的修建队伍,只能用泥土石块垒成堤坝。每年的雨水季节,堤坝经雨水冲刷后,该村地段长约1500多米的堤坝就会出现漏水的现象,大量的水从堤坝的垮塌处流失,全村500多亩的农田得不到灌溉。

      每到春耕时节,为了灌溉,村民们纷纷到源头抢水,为此事打架斗殴的事情时有发生。遇干旱期,村民们为了各自的生计矛盾加剧。罗金莲见村民为水发愁,为水斗殴,她的心揪成了一团。心里盘算着如何为乡亲们做点好事,解决乡亲们的燃眉之急。2005年初,罗金莲怀揣着好了和老伴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万元钱来到了村委,与村干部和党员组长商量如何修建水渠。在她的带动下,大家干劲十足。清淤、挖沟、筑坝、装模、挑沙、浇注混凝土......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条标准的水渠成功了,同时,对10多口山塘进行整修、5处农用电排机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善,500多亩农田得到旱涝保收。同时,她还向上级争取了项目资金近100万元,帮助村里建好了三座自来水井,每家每户龙头一拧就有甘甜的泉水流到家里来了。

      “持家当有道,治村要有方。只有文化引领、科学发展、才能强村富民,我要让村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罗金莲不但有经济头脑,更注重村民文化生活。

      农村文化设施少,文化生活单调,导致封建迷信活动盛行,赌博现象时有发生。为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除加大对文体设施的投入外,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力量,组建了村威风舞狮队、女子腰鼓队、管弦乐队、村老人协会锣鼓队等文体活动队伍,使得该村的文化造血功能得到了新的提升。

      同时,在村里安装了全镇唯一的村级有线电视。投资20多万元,4间两层的高标准村小学教学楼拔地而起,圆了本村和周边4个村200多名学生就近读书的“上学梦”。建好了集便民服务、文化娱乐、远程教育等为一体的村活动中心,并在村中心地段水泥公路的两旁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让山村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到处呈现一派整洁、和谐、稳定的农村新气象。

      在村文明学校操坪里,村民们正和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文体活动室内村民拿着乒乓球拍激战正酣......该村处处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在梅冲村村务公开栏上的数据显示:村民人均收入从1998年的不足400元上升到现在的3160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全镇农村前列。

      [我行善 我幸福]

      “我们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就会对我们好”

    梅冲村活动中心.jpg

    梅冲村活动中心

      干事难,在穷村干事更难。罗金莲不仅能干,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热心人。村里有个困难户叫王庆勇,老伴长年生病,卧床不起。罗金莲就帮助他协调贷款,解决生产资料等困难。到了春节,罗金莲从他自己兜里拿出200元钱给王庆勇,这一给就是5年。问王庆勇此事,王的眼睛红了,老半天说不出话来。

      村民王广军,高中毕业回来后想养牛致富,缺资金需要贷款,可是全村谁都不敢给他担保。罗金莲知道后二话没说给他担保贷款1万元,他现养了20多头牛年收入近3万元。村民王长江和王力军想发展生猪、山羊养殖业却没有资金,罗金莲不但帮助他们协调资金,而且自己还无偿各投入一万元,帮助他俩建起占地600平方米的养殖场。2013年,王长江和王力军实现收入15万元。

      她还倾力扶植种养大户,主动为致富无门的村民钟金华担保贷款,又以自己名义贷款5000元,借给他购买药材种苗及农药化肥,并请玉竹种植大户对他进行技术指导。钟金华当年收入5万元,成了村里的药材种植大户。村民王幸福、王朝华、王曙光三人计划发展良种基础母牛养殖,罗金莲又为他们组织资金5万元,从山东购回30头良种母牛......这些年,罗金莲为了村民脱贫致富垫付了多少钱,没有人算得清,因为她从不张扬。只知道她每年2000多元的工资和她老伴的退休工资总是被提前支取。

      70多岁的王喜求夫妇一说起罗支书,总是感激涕零。他闪的儿子车祸丧生,女儿因病早逝,膝下仅有一个读书的孙女,一间破旧的泥砖房倒塌后,罗金莲带头捐资1200元,发动党团员和民兵助工助料,为老人修建好两间红砖房,每年还为他们解决1000多元生活费。

      改革开放后,别的地方先后富了起来,该村却穷貌未改,该村170户人家有60多个单身汉,乐善好施的罗金莲四处牵线搭桥。10多年间,她磨破嘴皮,减少了30多名单身汉,贵州,四川嫁来的姑娘有12名。王成军三兄弟都是三、四十岁的大龄青年,靠她说媒结婚,视她为再生父母。村里的老百姓都说:“罗支书一年365天,天天在为我们办实事、办好事。”前县委书记蒋耀华风趣地说她是村民的“双料媒婆”。

      面对村里的百姓历数她当年的功绩时,罗金莲表示自己还没有做得那么好,是群众抬高了自己。“我们根本没有一点抬高罗支书,不信你看罗支书的手,为了给村里搞建设,都已经脱了好几层皮了。”同我们一起回村的一位村民说道。另一位村民隆兴国表示,梅冲村就是靠罗支书的这双手才实干出了今天的新变化。

      “我们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就会对我们好。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罗金莲见村民都为自己说好话非常感动,她说梅冲村能有今天,是村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记者同村民交谈了解到,罗金莲当了快20年的村支书,老百姓个个都服她,做什么她都没有想为自己捞一些好处,至今她的3个儿子都是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养家。各级政府奖给她的资金,包括自己每年的村干部补贴工资都投进了村里的民生公益建设事业。

      罗金莲以自己实干的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起了一座丰碑。她告诉记者,在退休前要为村里办几件未完成的实事。村里还有几节“断头路”没有硬化好,还有村里的病险水库山塘需要维修,防洪水渠还正在修缮之中......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