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打开致富门 安居乐业梦成真
——隆回县易地扶贫搬迁点见闻
罗中利 陈斌
秋风微凉。太阳下山的时间尚早,隆回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思源小区的广场上,跳舞的大妈们在劲爆的音乐声里欢快地变换舞姿;依山而建的思源亭里,大爷们摇着蒲扇谈天说地,一阵阵含着香烟味的笑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则撒了欢似的在人群中疯跑,把篮球拍得咚咚响。
时间不语,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四年来,这个广场见证了647户2814人在此开启新生活,他们从偏远的乡镇搬迁至此,住进了共19栋的新楼里,对于他们而言不仅经历了生活圈的“大迁徙”,更迎来了命运的“大转折”。过去,他们因“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而陷入困境;如今,他们因“一方水土富了一方人”而抖擞精神,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遇到困难,随时能找到解决的人
2018年,44岁的孙雁龄离开家徒四壁的房屋,搬进位于七江镇高家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房里。
她的老家寨冲村地处望云山深处。从家到集市上,走路需近3个小时。由于地势偏远,山路崎岖,生活极为不便,产业更是难以生根发芽。
“夏天去赶集买块肉,还没到家,肉就有了变质的味道!用电也不方便,家里要常备四五个稳压器。”说起那时的日子,孙雁龄眼角湿润了。
几乎被大山困顿了半辈子的孙雁龄早已习惯了“烧柴煮饭、独门独户”的日子。刚搬过来时,要学会用煤气,碰到邻居,甚至不知如何唠家常。
回到大山里?不行,穷山长不出“金元宝”。在新房住下去?也不适应,一堆要学的东西有时候并不“友好”。这样的“纠结”不止孙雁龄有。
“村民刚搬来时,面对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们很是头痛。”安置点兴业小区党支部书记孙亮凤向记者介绍,“但群众有了困难时,一定要能找到人,找到了人还要能解决好。”于是,一套覆盖到每一位搬迁群众的管理模式成为关键。
通过“小区管委会+物业公司+楼栋长”的“三位一体”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党支部+党员+群众”的党建网格,压实属地、迁出地、县领导、部门四方责任,县城和乡镇的集中安置点均由县级领导联点包干,其中县城两个大型安置点分别由县委书记、县长联系,其他每名县级领导联系1个乡镇,带头结对帮扶2户监测户,联系3户脱贫户、5户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户,确保群众的事情有人管、及时管、专人管。
同时,完善社区自治、法治、德治、善治“四治合一”的社区治理体系,建社会救助、群众互助、纠纷调解等志愿性服务组织10余个,选聘72名精明能干的搬迁群众担任楼栋长。
当记者见到正在小区里遛弯的肖大妈时,她已没有刚来时的“生分”,主动介绍起自己的生活。
“煤气灶是志愿者教我用的,现在有事就找他们。”肖大妈刚搬过来的时候两眼一抹黑,就记着那句:“有事就找管委会。”
当每一个“新移民”都对应到了为他们负责的人,很多工作才能开展下去。4来年,每个安置点都想尽办法,就是为了让像肖大妈这样的村民更加顺畅地变为市民。
来自七江镇的阳义轩对此感受颇深。“虽然从穷山沟搬到城里,距离只前进了几十里路,生活却进步了几十年。”他喜欢将这句话挂在嘴边,来形容搬迁前后的生活变化。
刚到小区时,阳义轩家里除了水电气的使用外,还有一些手续和证件的办理,让搞不清流程的他感到十分为难,“但只要走进管委会,随时就能找到帮助自己的人!”
为了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生活,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也是绞尽脑汁。比如,初次离开山区的老乡不懂城里的交通规则,就教他们出行规则;搬迁户第一次接触防盗门、抽水马桶,大家就演示给他们看;对于如何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更是采取了奖励的措施……
胡昌光因股骨头坏死,妻子受不了清贫,远走他乡,他也因此染上了酒瘾,成了管委会重点关注的对象,得到了细心地照顾。经过多次的交流,他也认识到自己不能再这么消沉下去,戒了多年的酒瘾。
老兵阳长清今年已经85岁了,最近一直揪心残疾证的年审。管委会干部康纪平获悉后,主动帮他拍好照,并发给户籍所在地的村支部书记。
“我们提供24小时的服务,只要有任何需求,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康纪平称,他们就是搬迁户的“保姆”。
正是这些贴心的工作换来百姓的安心。郭秋连在搬进小区后彻底没了“想搬又怕搬”的担忧,“身边有这么多人帮助,城里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民生问题解决了,搬迁更有价值
易地扶贫搬迁多是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生产力水平低下从而诱发“原生贫困”。
所以,建立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要帮弱、养老、助学等,才能真正凸显出搬迁的价值。
思源小区9栋3单元101的刘道生,搬迁前所住的地方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如今他的新居紧邻县工业集中区,毗邻九年一贯制的思源学校,距离县人民医院也不足3公里。
他不仅很快适应了新生活,还担任起了楼栋长一职,帮助其他村民更快地适应小区的生活。
来自小沙江镇的晏松荣有一副热心肠,每天忙完家里的事后,她就会到养老服务中心做志愿者,帮助老人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我们物质上脱了贫,精神上也脱了贫。”她满脸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开学临近,在思源学校读六年级的李晴写完作业后,正悠闲地看着电视,说起现在读书的环境她最直接的感受是,再也不用每次走2个多小时的路去上学了。
3岁时就没有妈妈的王同学是个苦命的孩子,以前在老家上学时常因一个人走山路害怕而哭泣,如今学校一路之隔,出了家门进校门。“学校非常漂亮,我最喜欢这里的学校。”王同学笑得很灿烂,两个小酒窝隐在甜蜜的笑容里。
为了让搬迁户的孩子就近入学,隆回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资3000万元在思源学校扩建一栋五层教学楼,增加1000个学位;投资4000万元在兴业小区附近新建城东幼儿园,提供600余个学位,搬迁户子女在享受每期学前入园补贴500元的基础上,每个月继续减免150元保育费,全年可减少学前教育开支近3000元。
这些经历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孩子们不仅告别了大山生活,也告别了跋山涉水上学的历史,开始享受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
为解决乡镇安置小区群众喂养鸡鸭难题,在周边流转土地18亩,集中建设鸡舍9200平方米,为每位搬迁户提供5-10平米房的鸡舍。一个个规划落到实处,换来了村民的幸福感。
解决了入学的问题,看病就医则是另一个解决了的大问题。
兴业小区2栋一单元陈自权说:“以前去村卫生室看病要走不少山路,来县城更是路途遥远。现在不但小区旁边就有卫生室,到县人民医院打车也就几分钟的事。”因身体有重疾的他,时常因看病而挠心,曾经还因不能及时就医而险些丧命。而在搬迁后,以前的难事都烟消云散了。
上个星期,年近六旬的老袁患支气管炎,在医院治疗后得到了控制。他告诉记者,如果是搁以前,要么走10多公里的山路去镇医院看,要么等病自己痊愈。而现在搬进城里,不仅几分钟就来到了医院,药费报销也为他“减了负”。
记者在小区内看到,就业服务站、妇女儿童之家、养老服务中心、图书馆、篮球场、充电桩、停车场、休闲文化长廊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让居民的生活方便、舒适。
“搬进小区以来我们已经开展广场舞、篮球赛、中秋茶话会等活动60余次了,每天晚上都有露天电影看。”刘道生告诉记者。
搬迁群众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困难得到一揽子解决,广大搬迁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就了业挣了钱,住得也更踏实
“在老家虽然挣不到钱,但有地种!搬过去没有收入,喝口水都得花钱。”六都寨的邹太芳在搬迁前顾虑重重。
从山上搬进小区的头一天晚上她整夜未眠,虽然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待,但仍担心未来的生活。
搬迁后,村民们一方面要失去原有维持生计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完全不同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经济支出成了新问题。
如何提高搬迁群众的收入,成了把群众“留下来”的重点。
“后续扶持肯定是长期工作,完成搬迁后更重要的是后续扶持怎么跟得上,让他们能够就业、挣钱,才能真正安居。”隆回县发改局湘西地区开发股股长周剑说。在他看来,从山里搬过来的群众,既要引导他们改变生活观念和方式,适应城镇生活,更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当记者在小区的帮扶车间见到邹太芳时,她正得心应手地缝制着一件大衣。“我在这个车间已工作2年了,由于是熟手,每月的收入可达5000元!”邹太芳说,一边在工厂上班,一边照顾家里,生活非常幸福。
说是上班,其实就是在小区一栋家属楼的一楼里。和邹太芳一样在忙碌的女工们有的在缝制、有的在裁布、有的在钉扣子,分工很是明晰。在她们看来,工厂给了她们“饭碗”,让他们在小区住得更“踏实”了,也给了她们更有信心的未来。
楼上“安居”,楼下“乐业”,就业不出社区、增收就在家门口。目前,全县共建成易地搬迁帮扶车间9个,共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391人。
当然,帮助搬迁群众就业、增收也不止“社区工厂”这么一个选项。该县深化与广州、深圳等地的劳务协作,通过组织赴粤返岗务工、“春暖农民工”专列服务活动等方式进行“点对点”对接、“门对门”输送。截至目前,全县搬迁群众中已就业人数4220人,其中县内1365人,县外省内699人,省外2156人。
同时,抓住搬迁户能力和素质培训两个重点,针对不同务工需求和培训意愿,精心准备培训“单子”,今年已培训搬迁群众129人。
“我们出去打工,不仅免车费,还有礼品。”以前常年在外打工的杨水娥介绍。这两年,她在帮扶车间工作和在小区做保洁,每年收入达5万元,日子越过越富裕。
肖细红老家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2010年在外出务工途中发生车祸,从此患上糖尿病、心脏病、血栓等疾病,每年医药费达6万元。
2019年7月,肖细红一家搬入县城集中安置区,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她决定在小区开一家帮扶车间和理发店,于是借来了40万元启动资金,并从小区的搬迁户中招聘了32名工人,现如今客商均来自广州、深圳、新邵等地。
在政府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搬迁群众逐渐认识到“唯勤劳可致富”的道理。
来自小沙江镇的李传洪组织了建筑劳务队,带领10多名搬迁群众到工地扎钢筋,人均每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来自六都寨镇大东山村的陈爱军在县民政局的帮助下,开了一家福利彩票站;在县人社局的帮助下,又当上了劳务经纪人;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又投资30余万元开了干洗店。
来自七江镇的黄元吉经过培训后从银行无息贷款买了一台挖土机,每年有几万元收入,还当上了搬迁安置点管委会副主任。
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让搬迁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信心足起来。
无论是建设“社区工厂”让搬迁群众楼下“乐业”、提供技术培训支持外出务工,还是以工代赈带动就业、公益岗位安置就业、产业链条促进就业,抑或是后续产业扶持体系,各项鼓起搬迁群众口袋的措施,让居民彻底安心地住下来、富起来。
一审:尹建国、肖毅彪 二审:陈志强 三审:陆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