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林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的核心景区,有一座并不怎么起眼的石砌拱桥,横跨崀笏河两岸,桥不长,三十来米的样子,当地人称他遇仙桥。桥身长满野树野草,还有不少青苔。河岸左边紧接仙桥的丹霞小路沿绝壁悬崖蛇虫蜿蜒,弯弯转转坡顶曾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清风亭,岁月沧桑。曾经辉煌风光屹立山腰的清风亭,早已成为遗迹,归隐到历史尘埃。河岸右边,峰回路转翻高山越高坡,紧接峰顶是高高在上的牛鼻寨丹霞仙境,寨内有堪称亚洲第一的丹霞绝景——天一巷,汇聚演绎出数不完的丹霞美景。遇仙桥什么时候修建?难以考证。周围山清水秀,古木参天,鸟语花香,四季如春,蓝天白云,丹霞群峰耸入云天,欲与天上仙境媲美。其上苍松俯首,岩鹰盘旋,游人到此无不流连忘返,争相在遇仙桥摄影留念。桥下河水湍急,哗哗哗你挤我撞绕过丹霞石林,流啊流啊,翻卷起堆堆浪花,发出轰隆隆的声音。
传说,从前的崀山山高林密进出艰难,加上崀笏河浪高水急。当地山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有如世外桃源式的生活。为方便进出,四乡八里村民自筹资金请来九九八十一位工匠,肩挑斧凿,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日夜苦干,建成石桥雏形。峻工之际,雨过天晴,崀山山水水洗般清新碧绿,一个拿着酒葫芦的叫花子刚讨得几杯水酒喝得尽兴,趁着酒兴嚷着要第一个从新建的石拱桥通过。负责领头建桥的工匠师傅上下打量叫花子:衣着破烂,邋里邋遢,酒气臭气扑鼻,心中很是不悦,又不好当面断然拒绝。心想自己同那么多工匠兄弟拼死拼活苦干巧干好不容易修建好这么一座石拱桥,你当叫花子的算什么何方神圣,何德何能想第一个走过新桥,岂不太有煞风景,坏了彩头。借故推说工程没有全部完成,提前通过怕有危险,有待工匠师傅们进一步检修完善。叫花子是什么人?眼珠子一转,自然不死心,嘴里嘀咕:“你不让我先过桥,我只好让你们修建的桥变成对你们没有用的桥啰!”说完一个转身变成民间传说的济公和尚,拿出不知在哪里捡来的破蒲叶扇,像模像样吹口气,对着石砌拱桥扇几扇;对着崇山峻岭,丹霞峰林之间扇几扇,接着双脚左蹚右踩,新建的石桥很快变得金光闪闪,桥身长满野树野花,活脱脱是人间仙桥。济公和尚扇过的丹霞峰林之间,密林深处很快延伸出一条平坦宽敞的大道。在场的建桥工匠师傅全都傻眼:原来是救苦救难的济公活佛,刚从崀山深处的十八罗汉仙山讲经论道路过此地,赶着去天上给王母娘娘祝寿。工匠们怪自己有眼无珠,有眼不识泰山,赶紧叩头下拜。济公和尚没有责怪工匠师傅,回头说一句:“狗眼看人低是要不得的啊,我和尚要过河是不需要桥的。你们辛辛苦苦修建的桥也不会完全没有用,说不定将来还要用来救急的哦!”说完对工匠们笑笑,摇着破蒲叶扇,唱着:“帽儿破,鞋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沿宽敞大道悠然远去。
岁月轮回,“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济公和尚踩出的金光大道,如今随着崀山申遗成功步步走向世界,四季人来车往,络驿不绝,外地游人全都沉醉丹霞美景,忍不住驻足徜徉。撩开掩映万緑丛林深处的遇仙桥,站立桥面,吹吹崀山山野永远清新而浸透百花香的山风,聆听两岸山坡松涛阵阵,桥下河水哗哗哗,感受人间仙境最迷人的旷世绝景。这是后话。
果然如济公活佛料想。清朝末年湖广大旱,人们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官府变本加厉对老百姓盘剥压榨,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以致民不聊生。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追随太平天国义军反抗暴政。新宁李沅发率先发难,一举攻克县城,贪官污吏抱头鼠窜。适逢义军领袖石达开出走天京,转战湖南新宁崀山等地,扎营湖广要冲崀山牛鼻寨。有一次月黑风高,石达开与李沅发率部不想与清军在县城附近遭遇,双方拼死搏杀,战斗异常激烈。石达开带领亲兵左冲右突,好不容易摆脱清兵围追堵截。出生新宁崀山本地的李沅发凭着对崀山地形地貌熟习有加,从清风亭赶着护送石达开撤回牛鼻寨大营。其时正值春水暴洪,崀笏河调皮似的波涛汹涌,无法通过。前有洪水拦阻,后有追兵杀来。眼看无路可走,情急之际,统领千军万马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双手合十对着牛鼻寨大营方向默默祈祷。有如天公相助,很快在古树丹霞峰林之间,朦朦胧胧风过云开,显现出一座桥身长满野树野花的石砌拱桥横跨崀笏河两岸,一妙龄仙女手挽花篮裙裾飘拂,回头对义军官兵笑笑悠然走过仙桥。石达开大喜,李沅发精神一震,义军更是欢呼起来,前队变后队火速通过崀笏河。等追赶清军赶到,遇仙桥早已无声无息隐身到古树掩映的丹霞峰林之中看不见了。一年一年过去,丹霞仙桥时而风光显现,时而隐身古树浓緑丹霞峰林之间不见影。
有此传说,当地流传济公和尚点化石砌拱桥成遇仙桥护佑崀山百姓,崀山从此年年风调雨顺。真可谓:崀山石桥疑无用,义军受阻遇仙桥;丹霞仙子来救急,太平长毛凯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