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成
话说古时玉帝一妹子思凡下界,与凡间一男子华君成婚,生一相公。此相公:仪容清俊貌堂堂,双耳垂肩目有光;斧劈连山曾救母,弹打石田双凤凰;义结崀山七圣行,力诛八怪声名扬;赤诚昭惠英灵圣,显化天边号二郎。
一天.二朗神化装耍猴的客官与歌仙七姐妹相见。其实这七仙女早已识别眼前的客官就是二郎神。于是,四姐道:“二郎显圣真君别来无恙?”问得二郎神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仙四姐又道:“我等乃西王母宴乐歌仙蝴蝶七仙子是也,当年你降伏了齐天大圣,玉帝为你表功,王母为你设宴,我等为你歌舞。只因大姐有一段尘缘未了,我等陪同她来到人间。你为何不住富裕人家,享受些人间香火,却化作个耍猴的客官,来到人世周游?”
四姐一席话,说得二郎神无地自容。想当年,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玉皇大帝震怒,派了十万天兵天将,布下天罗地网捉拿。可是捉到的是虎豹狼虫之类,更未捉到他这个猴精。玉帝为此特调我这个贤甥助阵,与齐天大圣大战三百会合,不分胜负。那时我精神抖擞,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神锋尖刀,好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见大圣头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我身躯一样,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好似昆仑顶上的擎天柱,妄想抵住我。正在决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众猴惊散,自觉心慌,无心恋战,就变了麻雀儿,飞到树捎上不动。我就变作个饿鹰儿,飞将去扑打。大圣又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我就变作一只大海鸥,钻上云宵去啄。大圣又变作一个鱼儿,我就变作一个鱼鹰。大圣变作一条水蛇,我就变作一只大灰鹤。大圣再变一只花鸨,我就现原身取过弹弓便打。大圣急忙变作一座土地庙,因尾巴藏不住,再变一根旗竿,我看出破绽后举刀便砍。我与大圣只顾苦战,不料天上坠下金钢琢,打中了大圣的天灵,跌了一跤,爬起来就跑,被我家的细犬追上咬了一口,又跌了一跤,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又将绳索捆绑,使用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四姐道:“二郎神,你当年降伏了美猴王大圣出尽了风头,然你对猿猴成见太深,思凡下界也要作贱猿猴,令世人瞠目。”
二郎神虽无言以对,但神态坦然。他拱手申辩道:“众位仙姑,我宰猿猴虽行之失当,然而,猿猴亦有为虎作伥的劣迹。”
四姐问道:“此话怎讲?”
于是二郎神给七位仙姑讲了又一件奇事。
二郎道: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大山下住着一位老汉。一天,老汉丢了牛,白天没找到,就乘着夜间月色前往山林寻找。他边走边自言自语:“但愿月亮明星依旧,我只怕黑暗寻不着牛。”恰巧这话被睡在一旁的考虎听见了,知道老汉丢了牛,何不趁机去捕而食之。但不知老汉说的最怕的“黑暗”是何物?可要小心。于是老虎与老汉一路同行。看见月亮照着一个山岗,山岗上牛正在吃草,老虎蹿上前就要扑那牛。此时,月亮钻进了云层,山岗一片漆黑。老汉道:“黑暗果然来了。”言罢抓住一根尾巴掉头就走。老虎闻老汉所言,以为“黑暗”拉着它的尾巴,只好倒着往后退。老汉拉着尾巴走了半夜,天发亮时,回头一看,“唉呀!”拉的不是耕牛,而是一只白额大虎,吓得忙丢掉尾巴拼命就跑。老虎觉得尾巴松了,回头一看,原来是老汉拉了它的尾巴,跑了!它赶忙去追。这时,老汉转个弯,爬上一棵大树。老虎追着追着不见人影,迎面来了一只猿猴,就问:“你刚才看见老汉哪里去了?”猿猴道:“我未看见,让我骑在你背上帮你去找吧。”
于是,猿猴坐在老虎背上去找老汉。找了半天,发现老汉坐在一棵高大树枝杈上,猿猴对老虎道:“你把这条绳子的一头咬在嘴里,另一头我拿去爬上树栓到那老汉腿上。你看见我眨眼睛,就咬住绳子飞跑。”老虎依言,猿猴就爬上树了。老汉见老虎追到树下,已吓得屁滚尿流,正好尿到猿猴头上。猿猴连连眨眼,老虎以为绳子已栓到老汉腿上了,咬住绳子飞跑。猿猴爬到树上被甩了下来,顿时跌断了尾巴,又被一路拖着,屁股也磨红肿了。
此后,除了一种长尾猴,其它猿猴均没有尾巴,并且屁股红肿,这就是“为虎作伥”的明证,你说这钟猴能不当诛吗?
听了这段故事,七仙女为此震惊。
四姐言道:“若是客官此言当真,那也是上辈猿猴之过。不能算在此等猿猴身上,更不应承担其责,千言万语,此猴不当诛。”
就在这时,耍猴儿的客官现了原形,只见他走进了人群,拱手言道:“吾乃曾与齐天大圣美猴王斗法的二郎显圣真君是也。因思凡下界,有触民意,为表谢罪之心,我将宰杀猿猴的砧板毁了,给崀山留一景观,我再回双江口去也。”
二郎神走进厨房,取出砧板和菜刀,立于门外。只见他将砧板抛出,随之在其边沿猛砍一刀。那带有缺口的砧板骨碌碌飞出杨家岭外,落至幽谷旁边石田道左侧,轰然变作一座山石,山石边沿就有一道缺口。
众山民看着那砧板的变故,转眼间二郎神忽然不见了。
一山民提议道:“二郎真神刀劈砧板,去看着是什么模样?”
一行人纷纷走下杨家岭,来到石田古道旁,但见一团巨石托起十来亩地的天台,高约百丈,酷似砧板式样。远远望去,天台上有草、有竹、有木……
那山民道:“刚才二郎神作法,弄出这个天台,怎么瞬间又长出草木?我等到底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
四姐道:“即然神仙弄法,就能千变万化,此事何为奇呢?”
对此,大家前往发生地探寻刀劈砧板的迹痕。果然在天台东面发现一条石巷,真如刀劈斧削一般,把个如砧板似的高原,切开一条缺口。这石巷高约数十丈,中间只有3尺左右的空隙,人走进去,如过狭窄的街巷,如临幽遂的深渊,低头探视,地似一缝,仰头观望,天如一线。
一行人走进石巷十余丈,前面几乎垂直的陡坡,好在两旁有几株深深扎根在岩石上的杂木可攀,有几条从高处垂下的藤蔓可沿。人们鱼贯而上登上高地,别有一番风光。那郁郁葱葱的竹木,撩拂着缠缠绵绵的云雾。那青青翠翠的草地,点缀些红红白白的鲜花。这里也有鸟翔,也有蝶飞,也有蜂舞,也有虫鸣……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
这时,对面山道上传来了山民唱山歌的歌声:
神仙下界访凡间,
又为石田献新篇。
眼前佳境纷纷呈,
发源根基在崀山。
四姐接唱:
真君造就一高原,
花木芬芳鸟留连。
刀劈砧板成奇巷,
此巷宜名一线天。
从此,这里就以“一线天”为名,成为崀山一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