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邵东三千干部兼任村民事务代办员
发布时间:2014-04-22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申湘东 龙新春 李旦

申湘东 龙新春 李旦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邵东县为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创新推广该县黄陂桥乡“群众政务代办、群众信访代理、片区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将全县997个村的群众工作站升级打造成村民事务全程代理服务站,县乡村三级3093名干部兼任村民事务代办员,走村串户,将群众所遇到的难题、需解决的问题收集了上来,想法设想解决问题,将满意带下去。目前,该县已为群众代办各类政务58950件,代办率达96.8%,代理群众信访924起,代理率达88.5%,调处矛盾纠纷6570起,调处率达98%,咨询服务群众303450人次。便民、廉洁,快捷、高效,“村民动嘴,干部跑腿”的贴心服务,架起了融洽干群“鱼水情”的桥梁。

  一、转作风,明确了职能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干部工作就是服务,“小政府,大社会”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邵东县在全县党政机关中集中开展以“领导联站(群众工作站)、单位联村(社区)、干部联户,聚焦四风访民意、围绕发展访民情,帮助群众解民忧”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二访一帮”活动。997个村民事务全程代理代办站将民政救助、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惠农政策、农林渔牧、国土建设、广电通信、信访调纠等8类服务项目纳入全程代理服务范畴,实行由所在村群众工作站全程代办代理,让老百姓做到足不出村就能办好事。黄陂桥乡在全县率先将群众工作站变成“服务群众站”,将驻站干部变身为村民事务代办员,轮流坐堂办公;民政、人社、卫生、国土、农业等县直机关部门则走出“衙门”办公,组织“服务群众流动车”深入乡镇、片区和村巡回办事,实现服务群众无缝对接;县级领导和县直机关以及省市驻邵单位所联系的110个村级群众工作站(94个村级站和16个社区站)已打造成服务群众示范站,36名联站县级领导和74县直机关主要负责人都成了优秀村民事务代办员。该县还在各乡镇以10-14个村为一单元,成立“片区服务中心”, 整合县乡村三级干部力量,消除单兵作战的劣势,集中化解跨村、跨地域的矛盾纠纷,集中建设水、电、路等民生项目,并整合区域化农业发展特色资源,推动片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驻村党员干部走村串户,既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又是群众家里的办事员,主动上门走访、主动代办代理,成为了一项常规性工作,带上来”的是“问题”,“送下去”的是“满意”,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难办事的问题。今年4月1日号晚上十点,县委书记黎仁寅来到牛马司镇虎形村,与村民一起围住在村支部书记莫能贵家门前的大桂花树下拉家常。有49年党龄的79岁老党员莫宋群动情地说:“变了,变了,毛主席手里的好干部好作风又回来了,你们不办事我也欢迎你们来”。

  二、理民事,方便了群众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群众利益无小事。实行群众事务代办、信访代理,让群众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办好事情,就是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邵东县统一印制了30多万张便民联系卡和50余万份涵盖民政救助、计划生育、农林渔牧、劳动保障等相关内容的《办事须知》,分关发放到村民手中。联系卡上有驻村干部、群众工作站队员及当地民警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及承诺服务内容,标有“有困难、找干部”,“有事情、找警察”。联系卡发放后,干部接电话次数多了,群众到县里乡里盲目办事、“瞎折腾”的次数少了,尤其避免了老百姓跑了10来趟甚至几十趟还不知道该如何办事的现象。现在村民事务只要将相关资料交给村代办员,填写一张《为民代办服务跟踪卡》,就可以在家“静候佳音”。如有的群众对国家惠农政策不了解或者不理解,总担心自己“少得”了什么,但经代办员一项一项解读政策,一分一厘核算补贴,心里全然明白,疑虑迅速消除。省级贫困乡——斫曹乡推行服务“普及化”、程序“规范化”、满足特殊需求“人性化”的全程代理理念,尤其对那些老、弱、病、残、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乡村两级会定期主动上门收集村民事务办理事项,提供零距离服务。岩泉村是斫曹乡最偏僻的村,因不通公车,群众走路到乡政府办事来回需要一天时间,极不方便,村支部书记王长桥自上任后便主动担任起村里的“代办员”。12岁的孤儿王文雄今年年初开学时不慎丢失孤儿优抚金的发放存折而无钱交学费,王长桥第一时间赶到乡民政办查询了存折号码,并为其办理了存折挂失、补办等手续。

  推行代办服务以来,全县已为45000余名群众办结事务57000余件,为群众 节省交通、误工等费用500万元以上。

  三、解民难,贴近了民心

  “群众事务代办、信访代理”制度的推行,彻底杜绝了县村干部以前“不勤”、“不实”、“不和”、“不正”的陋习,重塑党群干群之间的舟水之喻、鱼水之谊,血肉之情。全县每个群工站工作人员都配备了《群众工作手册》和《民情恳谈记录本》,用以记录为群众代办政务、代理信访情况的难事急事,一年走村入户不得少于150次,工作手册上要求有群众、群众工作站长及片长的签名,县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和县委群众工作部随机抽查。为确保政务代办、信访代理落到实处,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农合、财政、民政等10个窗口单位设有群众办事登记本,对未代理或未陪同群众办理政务的干部进行登记,每周例会通报批评一次;因服务站不作为导致村民多跑腿的,每人次扣村级经费50元、扣该项绩效文明分2分。推行村民事务全程代办服务以来,我县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服务群众创先争优的热情高涨,为民兴办实事好事、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形成了创先进、争优秀的生动局面。砂石镇裕兴村李春香于1988年被人拐卖到呼和浩特市,婚后长期受到丈夫的欺凌打骂。其子已长大成人,鼓励她离开丈夫迁回老家。但因其失踪,户口已被注销。镇驻村干部多次跑到县档案馆,帮她查阅了砂石公社第二次和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找原始资料,找到了有关户籍原始证明,为其归根老家提供了很好的证明,上了户口,老人叶落归根后心情十分高兴!

  四、问民计,促进了发展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本着“真”征求意见,征求“真”意见的目的,邵东县分层次开展县委常委“六进六问”、“开门评风”、“百姓听音”、“基层问症”等活动最广泛问求于民,最大限度求邵东发展之计。县委常委会深入基层开展“走进基层群众问民生之需、走进老干部问作风之弊、走进代表委员问发展之计、走进企业问服务之要、走进重点项目问推进之难、走进社区服务问帮扶之策”等“六进六问”活动;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各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进行评议;采取个别谈话、开通热线电话、政务网站、门户网站、电子邮箱、微博微信等方式听取干部群众意见;采取专题座谈、群众评议等方式征求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县、乡、村三级依托行政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全面搭建群众“说事”的平台,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寻求发展之策。

  水东江镇是邵东县唯一一个双季稻整乡推进乡镇,但青壮劳力大都有在外地打工,谁来春耕、谁来种田,是许多留守老人们担忧的事。在问计于民之后,该镇党委书记左永根做出回答:干部带头春耕、引导种田。镇里采取主要领导包片、农业站干部和驻村干部包村、群众工作站站员统一组织的模式,统一发放种子,统一催芽,统一翻耕秧田,统一秧田管理,统一翻耕大田,整乡推进双季稻种植一万亩。

  如今,邵东县3000余名兼职村民事务代办员走村串户,活跃在邵东村村落落,街道巷尾,畅通了党群关系,发展了经济,2014年一季度,全县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4亿元,增速为10.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速为18.4%,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增速31.78%,农村居民现金可支配收入人均2767.52元,增速为17.8%。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