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 邵阳作家
  • 赵海洲:为赵大明《青山庙的选举》做序
赵海洲:为赵大明《青山庙的选举》做序
2014-01-28 16:32:00 来源: 华声在线 作者:赵海洲

                                                              赵海洲 
 
 
    日前,来自老家邵阳市的中年作家赵大明特意赶到省会长沙探望我,并带来了一部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青山庙的选举》书稿清样,一番寒暄后,恳请我在方便和身体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它写篇序言。

    我已年届耄耋之期,身体每况愈下,可面对写序的请求,我却是无法拒绝。为何?因为请求者不仅是我的堂侄子,而且是我亲手培养的文学弟子。

    说起来这内里有着一段亲情谱。我的父亲兄弟姐妹12个。其中有7位兄弟,五位姐妹,而赵大明的爷爷是我最小的叔叔。在我的老家——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渡头桥井泉村,堂兄弟之间为了让彼此关系更融洽,美其名为:“亲上加亲”,实际上是一方的子女认另一方为干爹,干妈。大明的父亲赵魁(原《资江农民报》创始人之一、《新湖南报》的编辑、邵阳市对台办副主任),就是拜认我父母为干爹,干妈。

    正是因为有这层特殊的关系,我与其父赵魁俩兄弟的关系更加亲密融洽。既使在“文革”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我俩兄弟不惧危言,经常书信往来,逢年过节相互祝福。那时起,还不大的大明就在他父亲的带领下经常到我家走亲戚。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的文学潜质渐渐的呈现了出来。那时候,赵大明同志才十五六岁,刚刚高中毕业,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在渡头桥镇江口村当农民。

    在我的推荐下,他先后参加了邵阳市、娄底市、邵东县举办的业余作者文学创作班。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便很快初露头角,先后在邵东县文化馆创办的《邵东文艺》,娄底群众艺术馆创办的《涟水》刊物,邵阳市群众艺术馆创办的《宝庆文艺》、《沃野》以及邵阳市文联主办的文学杂志《新花》等文学刊物上发表诗稿、小说、散文数十篇。

    如今,大明拿着他的《青山庙的选举》书稿清样前来找我写序,我能拒绝吗?更何况,我能浇灭他那熊熊的文学创作烈火吗?因为,这部16万多字的长篇小说,只是他的农村题材系列作品的第一部,紧跟而来的,还有他的《青山庙的奶牛》、《青山庙的项目》、《青山庙的上访专业户》等系列小说的创作冲动。
    大明返回邵阳市了,他的《青山庙的选举》的书稿清样放在我书桌上。连日来,身处病榻上的我断断续续地翻阅了长篇小说《青山庙的选举》书稿清样。激情从心底处油然而生,我欣然写下了这篇“序”。
长篇小说《青山庙的选举》写的是农村题材,反映的是农村基层组织换届选举的故事。它通过青山庙村的党支部书记一职以及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职的角逐,折射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组织的民主进程。

    尽管题材并不如网络小说那般的火,故事情节也不及《三国演义》那般的跌宕起伏,但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觉、深厚的农村生活阅历和颇富农村生活化的文学语言功底,让无数鲜活的农村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这部16万字的长篇小说人物就有好几十个,他们上至省、部级,下至山野平民百姓。作者巧妙地用故事串联,分别将他们有机地组合溶入到作品里,没有半点刀斧痕迹。

    桂老晚是这部作品中的男一号,他是青山庙的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贾亚男士这部作品中的女一号,她是青山庙新当选的村民委员会主任。

    两位男女主人翁既是长篇小说《青山庙的选举》矛盾双方,又是作品赖以发展的故事源泉。他们两个不但是事业竞争对手,而且还是事业的合作伙伴。

  《青山庙的选举》尽管写的是农村基层的换届选举,但是揭露出来的问题却深刻而现实。作者在弘扬社会主义新农村浩然正气的同时,恰到好处地揭露了阴暗面,把正气与邪气、光明与黑暗这一矛盾的双方,有机地统一在作品里。

    看完长篇小说《青山庙的选举》之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文学创作艰难呵!

    夜深了,人静了。

    我的思索仍在飞跃,虽然有点断断续续,但主线脉络却是甚为清晰:只有细细地品味字里行间的笔墨,细细地品味它的文学韵味,才能从中获得有益的收获。
   
    但愿你的感受与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