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旗渠》有感
谢双祥
最近一个月以来,我连续在央视四频道、一频道抽时间观看《红旗渠》电视剧,完全被原再生故事情节而打动,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力量倍增。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1959年至1969年,历时十年时间,建成红旗渠浩大工程。林县人民逢山凿洞,遇水架桥,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了211个隧洞,挖掘土石方1515万立方米,用粗壮的双手建成了总长度达1526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灌溉面积达54万亩,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林县的青年伢子讨老婆再也不用提一坛子水去提亲了。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的民生之渠、幸福之渠;是山西平顺县人民和河南林县人民的合作之渠;是两地心灵相通,血脉相通之渠;更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历史丰碑。红旗渠建设者锻造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力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最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载史册,永远不会过时。
电视剧《红旗渠》真实还原了当时修渠的艰难过程。面对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物资匮乏,全国连续四年大干旱,国民经济十分困难。为了解决农民常年缺水的难题,以林县县委书记林捷为带头人,带领全县男女老少齐上阵,自带红茹干粮被褥,把家里仅有的财物上缴社队,一年365天不停工,全县上下一条心,在未得到国家计委立项及专项资金拨付,其中还包括县委班子个别人员喜欢打“小报告”,地委个别领导人持不同意见,有时故意找茬的情况下,委曲求全,巧妙应对,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建设这样浩大工程,对林县人民来说,困难可想而知,想起来都让人感动和流泪。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以林捷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就是有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不服输的精神,拿出当年打日本鬼子和抗战的勇气,通过十年的努力建成了红旗渠。体现了林县人民十年磨一剑,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更体现了林县人民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自力更生,敢为人先,永不服输的精神,其乐无穷!特别是其中的一段话:“修自己的渠,流自己的汗,不能靠天靠神仙,度过困难就是胜利……”“修一尺是一尺,修一丈是一丈,没有什么困难可怕的……”。这种豪言壮语和愚公移山的精神必将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一辈子,代代相传。修渠过程中,林县人民工具自己造,自己修,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造,炸药自己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非凡的奇迹。有段画面特别让人触动:在省委地委联合调查组对林捷书记的“违纪”行为采取留置调查期间,县委班子各位人员把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为林书记减轻责任和压力,这是何等的人格魅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格魅力!还有几十个山村老农找调查组要人:“我们就是要这样的县委书记,我们林县老百姓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红旗渠修好,希望调查组尽快还林书记清白,如果林书记咋样,我们跟你们没完……”。以林捷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顺应人民所盼所求,这样的干部老百姓喜欢。在整个投资过程中,国家投资15%,林县社队投资占将近85%。一串串的数字,半山腰上弯曲连绵的水渠,代表的是共产党人及全体劳苦大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愚公移山,横刀立马的精神。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千里长渠已完工53年,而自力更生的红旗渠精神源远流长,指引着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考察。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林县人民用实际行动克服了艰难险阻,铸就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壮丽诗篇。自力更生是林县人民奋斗的起点;是他们向往过上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是他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困苦的制胜法宝;更是他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之基!红旗渠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新时代善于斗争、敢于战斗、增强斗争的本领,领导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题。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工作走在前头,干在实处,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难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希望有更多的像林捷一样的好县委书记。我们党员干部要把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情怀落到工作实处,只有这样你才是人民心目中的林捷书记,人民会尊重你,你所在的党委党组就是林县县委,在人民心目中,这个组织值得信任和拥护。
(作者系邵阳市委招待所所长、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