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 文艺副刊
  • 【儿时记忆】提着火笼去上学 作者:蒋双捌
【儿时记忆】提着火笼去上学 作者:蒋双捌
2017-01-13 15:00:44 来源: 华声在线 作者:蒋双捌

  (配文照片为武隆县小学三年级二名学生手提简易的烤火炉走在上学的路上。新华社记者 陈诚/摄)

  又是冬季的期末考试了,虽是天寒地冻,但穿得厚厚的学生们抱着“暖手宝”在答题,心里煞是羡慕!

  小学生活离我而去整整四十年了,学校在离家三里路外的大队部。那时节的冬季,每早我们会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被母亲厉声呵斥着起床,然后烧火做饭,再招呼着弟妹起床,吃了饭后去上学。

  前晚下了一场大雪,母亲为了给我们防寒,不管什么颜色还是新旧,把适合穿的尽量往我们身上套,脚上是一双缝缝补补了几层的袜子和套鞋(皮胶鞋),书包里塞着一双布鞋到学校换穿——能有这样的装备,对于当时的孩子来说已经是很奢侈的了,因为多数同学连袜子都没得穿。

  有少部分的同学,也会提着火笼去上学的。家境好的是木炭火,但绝大部分同学一般的火笼里盛着的,是早上做饭后烧了硬木后剩余在灶膛里正在红着的火炭。

  那一尺见方、高约六七寸的火笼如同那时的煤油灯一样,早已进了历史的“博物馆”,而那时却是每家每户的必用品。火笼都有一个提手,下面一条小横梁,放着一个碗钵,碗钵底层放一些火灰,火灰里藏着火炭,书包里放着大约一斤的木炭用来添火,然后就屁颠屁颠地往学校走去。

  进入学校后第一件事不是马上就读书,而是把火弄好。熄灭了的就会弄来一点火种,提着火笼靠近门缝让风把火亮起来,或者是抵着头脑、撅起小屁股用嘴靠近火笼拼命的吹——也有好心的老师,先烧好了柴火或者炭火,让我们去亮火。

  上课的铃声一响,我们就提着火笼走进教室,换上布鞋,把一双脚踩在火笼的挡板上,很是舒服,更令衣着单薄、没有火烤的同学们羡慕。如果是同桌的同学没有火烤,在他嘴里“丝丝”着呵着气一阵之后,会很不自然的轻轻碰撞着我,暗示着我是否可以让他也烤一会儿,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会拒绝,毕竟有着同学“交情”,就轻轻把火笼移过去,两个人就一人一只脚靠在火笼上——但如果平时有着“过节”的,也会遭到反对。

  下课后凡是带有火笼的同学都迫不及待地跑到教室外把火弄亮起来,添上一点木炭,用一双小棍子拢好,然后一只手前后晃荡着火笼子,火势就会很快地大起来——也有不厚道的同学,故意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靠近晃荡着的火笼,碰撞着火笼,让你的火全部掉在地上,甚至打破了碗钵,这样一来,不仅火没得烤,还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赔是没得赔的,但免不了一顿吵闹,双方因此而有了“过节”,埋下了“仇恨”。

  如果有兄弟姐妹在同校读书的,姐姐和哥哥一般会在第一节课把火让给弟弟妹妹去烤。但一下课,就会心急火燎地来到弟弟妹妹的教室边,等着弟妹把火让给自己烤一节课。而这节课一下课,就会很主动地把火笼送给弟妹,等下一节课再去拿——如此的循环中,作为哥哥姐姐,一般都会让弟弟妹妹多烤一节课的。

  诚然,火笼不单单只有用来烤火这一项功能。有些同学还会从家里带来了糍粑、猪肠、茨菰等食品,在课堂上偷偷地或者是课间大方地烤熟着吃,也有从家里带来了米的,用一个小铁罐煮着饭吃,那种香味,恐怕是现在的孩子们所难以享受到的了……

  记得那时一般每天上五节课,靠柴火炭藏火的最多能维持到第二节课,到了最后一两节课的时候,带了木炭的同学因为木炭带得少,火笼里也基本上没火了。虽然气温高了一点,但还是很冷,我们只能跺着脚熬过那最后的一两节课。

  放学的铃声一响,我们就提着火笼回家了。天冷路滑,又是一不小心摔上一跤,火笼也会遭来厄运。把烂火笼整理好带回家,难免大人的一顿狠揍和臭骂……

  兄弟姐妹间的感情就是在诸如这样的情形下一步步地形成。而同学之间的那种“仇恨”和情谊,四十年后的今天,同学们重逢相聚时,在“责怪”着某人的不“厚道”、感谢着同桌相互关照的笑谈之后,都成了最美好的追忆!

  下考的铃声把我从追忆中拉了回来,在羡慕眼前这些学生的同时,我的脑海里晃动着火笼的同时,身心也有了一种酸楚后的幸福感。

  (作者系新宁县一渡水中心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