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7月5日讯(通讯员 刘阳云 宋祖塆 邹炜平)近日,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技术应用学院青“村”共耕三下乡实践队与邵阳市大祥区城南街道台上村村委会携手,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村中部分老兵、老党员送去关怀,深度挖掘本土党性教育“活教材” ,为青年学子呈上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
实践队员们首先踏入抗美援朝“双高”(高年龄、高党龄)党员家中。这位老党员深情回忆那段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言语间满是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战火纷飞中的坚定抉择、枪林弹雨里的浴血奋战,一个个故事如同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在青年学子眼前展开。这份穿越时空的信仰力量,正是信息技术应用学院校地共建基地一直致力挖掘的宝贵红色资源与“活教材”。临别时,老党员拉着青年学子的手,语重心长地勉励他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努力学习,将来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
在台上村老书记家中,一段关于“收粮收租”到“免粮免租”的历史性转变故事娓娓道来。老书记作为亲历者,回忆起往昔农民背负沉重赋税的艰辛,再谈及国家减免农业税后村民种地热情高涨、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场景,不禁热泪盈眶。“这不仅是负担的减轻,更是党心系农民、政策惠泽农民的生动体现!”老书记动情地说道。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干部村民齐心协力,台上村逐渐摆脱贫困面貌,这段村庄变迁史也成为学院共建党性教育基地挖掘“本土化”党性教育的珍贵素材。
实践队还拜访了曾担任村民小组长的两位老党员。两位老同志细细讲述着任职期间调解邻里纠纷、化解村民抵触情绪、宣讲国家政策的工作点滴。他们在平凡的村民组长岗位上,于乡村邻里间默默奉献光和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向青年学子生动阐释了党员的光辉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对责任的担当、对人民的奉献。实践队队长感慨:“我们深刻领悟到,党性光辉不仅闪耀在历史丰碑和时代先锋身上,更蕴藏在无数像这样默默耕耘的党员心中。”他们的事迹也将成为学院党性共建基地活动的道德榜样,激励更多青年学子。
依托校地共建党性教育基地活动,学子们在亲身体验和榜样引领中,深切感受到老党员、老兵们爱国奉献、扎根泥土、服务百姓的质朴情怀。湘中幼专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表示,此次走访慰问活动有力深化和推动了学院“知行合一”共建目标在青年群体中的扎根与践行,为培养既有坚定信仰、又能实干担当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劲动能。这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更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动员。活动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感悟中坚定了理想信念,在共鸣中厚植了为民情怀,更激发了将“知”转化为“行”的内在动力,未来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等广阔天地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