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刘一枫:一瓣心香巧耕耘
2024-09-18 11:10:12 来源: 华声在线 作者:申学峰

  仲秋的隆回县紫阳中学,佳木葱茏,绿叶间的桂花团团簇簇,芬芳四溢。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从教室里传来语文教师刘一枫的诵读声。声音时而嘶哑缓慢,时而慷慨激越。一字一句、一举一动,都拨动学生的心弦,内心涌起情感的暖流。

  黑发染霜织日月,粉笔无声写春秋。22年耕耘,刘一枫追寻不止,一瓣心香为学生。

  心之所向,书即归处

  2002年大学毕业后,刘一枫在十里山深处的七江乡参加工作。由于工作的需要,她在教语文的同时,还先后教过生物、政治、历史。初为人师的喜悦很快被繁重的工作冲散殆尽。前辈听课后的点评道:“别把生物当副课,教好生物,老师需要丰富的生物知识。”这话更刺痛了她。

  从农村走出来的刘一枫,将外在的压力化作内在驱动力,坚持备课和自修两轮驱动。每晚九点前,她备好课、改好作业。九点以后开始自修,在书山中跋涉常至深夜。她说:“阅读,能让内心充盈,也是自我的修炼,拥有‘一瓣心香’。”她现在都还很感激那段“沉潜”的时光。后来教其它的科目,她都坚持阅读,在书中领略不同的精彩、感受知识的伟力、感悟名家的教育智慧。

  或许是在阅读中获得的参照,或许在阅读中养成的思考习惯,从学校回家的途中,她总喜欢在脑海中将上课的情景放一遍“电影”;睡前,她总喜欢咀嚼一下备课中所设计的场景。阅读、思考,让她遇见更好的自己。

  爱在细微中,严在当严处

  “教育是触及灵魂的事业,灵魂的事业需要爱。‘爱’字当头,爱在细微中;‘严’字把关,严在当严处。”刘一枫秉持这一教育理念,心守一抹暖阳,静待满树花开。

  紫阳中学位于城乡接合部,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数是寄宿生。每天清晨,刘一枫来到学校,打开教室门,静候门旁,轻拍孩子的肩膀。每个早自习,她手捧课本,陪孩子自由诵读。偶尔有孩子调皮不读了,她会弯下身子,细声耳语。上、下午上课时,她温暖的身影会出现在教室后方。晚就寝时,她准会来到寝室看看,给孩子们掖掖被子。年年月月,点亮星辰。

  刘一枫记得所教班每一个学生的姓名。对于自己刚接手的班,她要求自己第一天下来就能喊出学生的姓名。“刘老师第一天就记住了我的名字,真好!”魏佳回家后兴奋地对她妈妈说。

  刘一枫又是严格的,坚持宽严相济。早餐后,学生排成一溜儿,逐一接受她对昨天布置的背诵内容的检查。她检查语文,也检查英语,每天坚持。起床后,被子怎么折,牙刷、杯子放哪里,早自习读什么、怎么读,读书该怎样坐,笔记做什么、怎么做……她都有严格的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终生受益。

  一瓣心香,诗意课堂

  一路走来,刘一枫教过多个科目,她都很投入,有同事笑她“较真”。或许就是这份“较真”,认真成为她教学的常态,诗意成为她课堂的状态,阳光成为她面对学生的心态。

  她的课堂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师生互动多,在互动中追求语文的美。她教《江南逢李龟年》,在学生的诵读中开始,以4个学生汇报建立的诗歌中4个人物档案为切入。“在课堂互动中,老师不仅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还可以捕捉他们思维的闪光点。”她说。

  学生在分析诗题时说,“逢”表明诗人与李龟年的相遇是没有约定的,特定的时间、地点、境遇不期而遇产生了很多的感慨。她认为,不把学生当接受的“容器”,用“学案”引导学生课前读文本。课中学生思维便会进入活跃的状态,思想就会迸发出火花。她善用奖赏,让每个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关注着他。

  刘一枫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充分挖掘语文课文中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互动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滴灌”,润物细无声。

  一瓣心香不染尘,在教育的园地上,刘一枫将努力耕耘,谛听生命的拔节之声。

     (通讯员 申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