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谭清友:调解千家事 温暖百姓心
2022-04-25 11:02:23 来源: 华声在线 作者: 赵书莹 陈孝林

通讯员 赵书莹 陈孝林

  “老谭,你看这个事情怎么搞嘛,这个事情,就只有麻烦你跑一下了”。“马上出发,走!”这样的对话经常出现在新宁县清江桥司法所群众接待室里。群众口中的老谭,就是司法所所长谭清友,一个白发苍苍却依旧风风火火的说走就走的基层司法工作者。

  谭清友,1964年出生,1999年进入司法行政系统工作,2003年任清江桥司法所所长至今。在清江桥乡近20年的司法岗位上,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凭借着自己的态度、力度、温度,“三度”原则,真心换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从满头黑发少年郎,干到如今自嘲的白发苍苍齿不全。风雨二十载,真情二十载,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每年调解各类民间纠纷多则百余起,少则几十起,经他调解的矛盾纠纷没有一起激化或转化为刑事案件,没有一个当事人不是心服口服,为清江桥乡的平安稳定、社会和谐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人民调解员;先后获得县人民政府嘉奖10次,三等功1次。在新宁县清江桥乡大大小小的17个村(居)里,凡是与谭清友打过交道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他的为人。在这里,他被人们亲切的称为“老谭”。

  行万里路,解百姓结,心怀群众有态度

  人民调解工作面对的是最基层的百姓,处理的是最琐碎的纠纷,考验着调解员的多种能力。谭清友在清江桥乡二十年来,调处了无数矛盾纠纷,可以说矛盾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始终站在队伍的最前沿,矛盾的第一线。不停地穿梭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村民们都认识这个“和事佬”,见到了都亲切地和他打招呼,他经常说:“调解一定不能站边,老百姓的利益是出发点也是终点”。群众一件件烦心事、闹心事、扯不清楚的事,在谭清友的调解下,都一一得到妥善解决。

  谭清友始终秉持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心怀群众,耐心调解,让领导放心,干部服气、群众满意。清江桥乡位于县城中部,辖区有两个大型铁矿山、一个黄金矿山,扶夷江贯穿11个村,以前集体采砂场多,现在高速公路动工又贯穿了辖区6个村庄,所以矿山的工农矛盾,采砂场和其他相关的集体经济矛盾纠纷频发。这些案件一般比较棘手,谭清友从来不推脱,经常调解完了发现一天都没有吃饭,有时候甚至通宵调解。

  坐落在堡口村的新宁县清江桥乡鸿富环保砖厂,是2012年由多名股东共同创建的普通合伙企业,总投资千万余元。2021年,由于内部管理问题,砖厂严重亏损,同年冬天又遭受严重的雪灾,厂房倒垮,基础设施和机械受到毁灭性打击,于是各合伙人想弃砖厂走人,但砖厂提前预收了60多户农民130余万元预购的400多万口红砖款,直到关停砖厂时还没有交付给农民。购砖村民得到消息,担心砖厂倒闭后没有人对所欠债务负责,几十个购砖群众到乡政府上访,司法所受理案件后,谭清友一方面安抚群众,让群众放心,另一方面找到砖厂合伙人了解情况,发现各股东分歧很大,并不想追加投资恢复生产。在实际调解过程中更是出现了很多的内部承包合同,条款未履行,变成了案中有案,情况非常复杂,多次调解多次无果。后来谭清友转变思路,调整方法,取得各合伙人的信任,认真分析他们的思想情况后,确定一个底线,购砖群众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最后经过协商达成调解协议,砖厂以要偿还400万个红砖作价卖给其中一个合伙人所有,在政府的帮扶下将砖厂开起来,这样60多名预购红砖的村民也吃了定心丸,纷纷对谭清友表示感谢,不再上访。

  促辖区安,护百姓权,用心普法有力度

  作为一个基层司法所长,谭亲友深刻地认识到,百姓法律意识淡薄,群众不懂法、不学法是扰乱基层平安的重要因素,是农民维权意识低的根本原因,也是引发民间纠纷的关键缘由。因此,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给村民普法,用各种方法进行法律宣传。从最初的走家串户的宣传到现在利用互联网进行普法,清江桥乡的村民们都对这个“宣传员”非常信任,来司法所进行法律咨询的村民也是络绎不绝,“老谭,问你个问题”总是还没看到人,就听到老远传过来的声音,“老谭”每次都是热情相迎,耐心解答,群众每次都是满意而归。

  谭清友总说“普法一定要有力度,不能放过任何普法的机会”。从“一五”普法到“八五”普法,几十年来,谭清友是普法工作的见证者、参与者、践行者。每一年重要的时间节点,法律宣传都有他的身影。“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五月农村法治宣传月”、“3.8”、“3.15”、“12.4”,各个时间节点他大胆创新,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法治宣传;为了增加村民认真学习法律的可能性,他还专门装订了一本法律小册子,每个村进行发放,让村民朋友遇到法律问题可以马上翻阅,他自己也是随身携带,利用每次下村的机会为村民进行解读。增强了村民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

  在普法过程中,谭清友最关心的就是一些特殊群体的普法,比如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在平常的普法宣传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人员进行重点普法。他担任清江桥乡中心小学法治副校长,做到司法所每学期到学校开展法治讲座两次以上,特别开展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普法,坚持发挥学校法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体系,创新普法教育形式和机制;每年对返乡农民工进行专门普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工维权专题讲座,不断提高农民工自觉守法、依法维权能力,掌握基本的维权知识;利用每次走访对社区矫正人员和安置帮教人员进行普法,开展社会治安、婚姻家庭、义务教育等与其自身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社矫和安帮人员的法律意识有明显提高。这些“针对性普法”背后实现的是清江桥乡最基本的安定和谐。

  安社矫心,暖安置情,管理对象有温度

  清江桥乡所辖17个村(居),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90余人,5年内安置帮教人员60余人,他积极探索人性化管理模式,做到宽严相济。严格执行“日签到、月报到,季考评”,日常监管结合定期家访、定期集中教育和公益劳动,从制度上做强做实监管工作。对于监管难度大的,亲自跟踪,并且定期走访他们的家人了解情况。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谭清友同志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真情感化,管理对象无不服气。谭清友同志下村经常带着几本法律类文书,在办理案件之后抽时间到同村管理对象家中,以案释法,指出案件判罚法律依据,以及国家依法治国的大趋势,当然也不会忘记谈心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尽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疏解他们的情绪。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在管理初期对工作人员态度较差,后经司法所了解,其因家庭困难,母亲常年生病,没有经济收入,想外出打工,得知矫正期间不能外出,便对各项管理措施出现了排斥感,为此谭清友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次谈话,并联系了相关部门为其母亲争取了慰问金解除燃眉之急,最后还帮助李某找了一个临时性工作,缓解家庭经济现状,事后,李某坚持要请谭清友吃饭,被他婉拒,并语重心长的对李某说,你要真感谢我啊,就要服从管理,遵纪守法,平常多学点法,能在矫正期间学到技能最好。自此以后,李某一直按时报道,表现良好,在矫正期间更是做了很多好人好事。

  水口村李某,刑满释放到司法所报到,通过交流,谭清友发现,李某家里没有亲人,也没人愿意管他,现在连个睡觉的铺盖都没有,他对生活态度很消极,谭清友看在眼里,他知道,李某现在正处于走投无路的状态,重新犯罪可能性大,安抚了李某的情绪后,几次带着他找了民政等相关部门,为他解决了被子等物品,并申请了救济款,在此后多次走访李某,与其谈心,李某的生活态度逐渐积极,并表示要重新做人,多做好事回馈社会。

  20年风雨司法路,誉满清江百姓心。谭清友以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全乡老百姓的信赖,凭真心实意的行动践行了一名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责任与坚守。“人民群众无小事”这是谭清友经常挂在嘴上的话,也将是清江桥司法所现在和将来不变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