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贺海飞:“闹钟”书记
2021-04-30 09:12:09 来源: 华声在线 作者:陆益平 陈白杨 刘云叶

“闹钟”书记

——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贺海飞

记者 陆益平 通讯员 陈白杨 刘云叶

  在脱贫攻坚大决战期间,他每天早上6:30,准时将当天的脱贫攻坚工作提示发到各个工作群,像闹钟一样提醒全镇干部工,干部称他为闹钟书记。

  他就是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隆回县滩头镇党委书记贺海飞。

  2016年4月,贺海飞从罗洪转任滩头镇党委书记。当时的滩头镇是全县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有14个贫困村1.7万余贫困人口。要想群众脱贫,干部先脱层皮;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贺海飞每天处在高度紧张的工作之中,夙夜难眠,记不清有多少个不能入眠的深夜,脑子里都是扶贫工作的碎片在盘旋交织着,忽而灵光乍现般拼凑起一幅图景,赶忙起身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每每早上六点半便形成当天脱贫攻坚工作提示发到各个工作群,也因此被干部职工“嘲讽”为“六点半闹钟书记”。

  闹钟书记带领干部职工奋了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用辛勤汗水浇灌贫困群众心中脱贫的希望之花,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成功摘下贫困帽。

  春,承载着新的希望

  屏幕上的时钟已跳过了深夜11点,2019年3月2日,镇扶贫领导小组第5次调度会议还在省、市、县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们的交谈讨论中继续着。在这个简陋的会议室中,曾是单位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领导们就着简易塑料凳挤坐在一起,但也就是在这里,八龙村贫困户劳务专业的招工经验、石托村便利群众拉近距离的“连心袋”经验等接连产生并在全镇推广。像这样召集各级扶贫工作队、扶贫督导员、行业部门扶贫责任人参加的脱贫攻坚调度会每年都会有20余次。搭建扶贫经验交流、问题会商解决、扶贫力量汇聚的平台,作为党委书记的贺海飞责无旁贷。贺海飞始终认为在基层解决问题的声音更大更主流了,质疑声指责声等杂音也就越来越微弱了。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不能入眠的深夜,脑子里都是扶贫工作的碎片在盘旋交织着,忽而灵光乍现般拼凑起一幅图景,赶忙起身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每每早上六点半便形成当天脱贫攻坚工作提示发到各个工作群。党委书记就要带头吃苦,尽情享受当下痛并快乐着。只有怀抱干部先脱一层皮的想法,才能在贫困群众心里真正种下一颗小康生活的种子,我们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在浇灌贫困群众心中脱贫的希望之花。

  夏,传播着爱心的温度

  滩头村综合服务平台一楼右侧,面积约40平方米的滩头镇爱心超市里,挤满了前来“消费”的贫困群众。爱心超市主要经营以群众所必需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帮助解决贫困群众的“两不愁”问题。2019年8月,该镇发起了爱心互助捐款倡议,只有放下架子抛开面子才能引来社会各界爱心捐款的“票子”。在短短一周内贺海飞先后与滩头籍40余位爱心企业家、60余名“两代表一委员”或面聊或电聊,最终通过募捐筹得款项80余万元,为爱心超市运营提供了坚实的爱心保障。开业当天,100余名贫困户通过积分成功兑换价值3000余元的商品。目前,在全镇范围内,落地开业的爱心超市已有6家。

  滩头村贫困户马扎英表示,正是脱贫攻坚改变了自己,现在大家争着从遵纪守法、孝敬父母、人居环境、就业务工、政策知晓、志愿活动等方面赚取爱心超市积分,拿着积分可到爱心超市兑换物品。她还说兑换物品是小事,大家都讲文明讲卫生求上进才是最珍贵的,连村里平时顽劣的孩童都知道不能乱扔垃圾了。目前,马扎英已通过申请成为爱心超市的一名志愿者,她想将这股温暖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培育一个孩子,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可能需要更久。但是我始终认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尤其是在脱贫攻坚这件事上,作为镇党委书记的贺海飞,心可以累了,休息一下就好,但是一刻也不能凉,只有自己时刻保持对人民群众的热忱,时刻保持对扶贫事业的炙热,群众的获得感才能始终居高不下。

  秋,收获着丰收的喜悦

  秋天的滩头,黄灿灿的烟叶是农民心中的“金叶子”,千亩连片的油茶地里流淌的是茶农眼中的“软黄金”,优质稻基地里与稻浪一同随风翻动的还有说不尽的丰收喜悦。2020年,年是贺海飞在滩头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一年里最美的季节是秋天,秋天里最美的风景还要数群众喜获丰收的一张张笑脸。

  滩头村后托点生猪养殖户李长娥夫妇看着拥挤在一起抢食的小猪正一点点变大,夫妇俩也是满脸笑容。“现在生猪差不多行情4000块左右一头,这里一共40头猪,除去一切开支,年底可以赚8万左右,比18年之前种田做土可强多了,感谢贺书记给我们支招咧。”李长娥是我镇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实现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截至到2020年,有4200余户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获得奖补资金1412余万元。

  作为农村走出来的书记,贺海飞深知对于农村来说,农业是根本,要想让众多贫困户如期脱贫,产业发展才是最终出路,光靠帮钱帮物其他措施还是不行,最根本的还是要产业扶贫,土地才是农村最踏实最握得住的希望。今年来在县委、县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镇成功引进新希望集团在滩头镇碧云泉、洞木亭村发展生猪养殖,预计每年养殖母猪6750条,出栏生猪15万条,第一期已落实土地流转668亩,预计带动1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冬,蕴藏着奋斗的力量

  尽管冷风习习,但仍然阻挡不了帮扶负责人和坦联村贫困户携手脱贫奔小康的热情,大家异口同声,共同喊出铿锵有力的“我光荣 我脱贫”的宣言,30余名贫困户还自主申请脱贫,贺孝林就是这主动申请脱贫的一员。60多岁的贺孝林家上有老年痴呆症老母亲照顾,下还有两个孙子孙女需要抚养,妻子多病,儿子务工工资难以负担全家生活,其本人一度心灰意冷觉得日子无望。小康路上不落一人,这话绝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扶贫先扶智,针对贺孝林户,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帮扶措施,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责任人一次次上门走访为其宣讲落实政策。渐渐地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做一团扶不上墙的烂泥,有政府和他人的帮助固然是桩好事,但也不光彩,还得靠自己努力脱贫。脑子“通了”后的贺孝林种植了玉竹、水稻、豆子等经济作物,儿媳妇也找到了工作,不仅脱了贫还盖了新房子。“我是赶上了好时代,赶上了好政策,党和政府给了我重生的机会”。从驻村干部口中听到贺孝林的话时,我打心底里感到特别开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需扶志,贫困户掌握了种植技术,有了收入,尝到了生活的甜头,定会更加勤奋努力。

  2020年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滩头镇党委政府、石门村扶贫工作队就分别收到了一封来自石门村蛇门5组陈扬和的感谢信。信中的内容虽然不多,但是却道出了他内心的感激之情。今天的贫困户在党的温暖阳光照耀下,衣食住行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真是孤也不苦,寡也不苦,病也不苦,困也不苦,如今听到了最多的话语就是“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帮助”。

  溪水奔流叮咚作响,百里楠竹苍翠欲滴,石板古街是纳凉休憩的绝好去处,老手工艺人们把玩着手中的竹藤,孩童们蹲坐在巷尾描摹着生肖年画.....在贺海飞眼中滩头是静谧祥和的,同时他也是强韧有力的。消除绝对贫困的路上,数万名干群正勠力同心书写着守望相助、爱心帮扶的感人故事。而贺海飞所要做的事,正是为这些故事的书写磨好墨润好笔,因为接下来还有乡村振兴的大画卷正待徐徐铺开。

  扶贫之路走下来,最直观的是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锤炼的是干部扎实的作风,同步的是增强贫困户通过自己双手的勤劳,改变贫困现状,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现在村里干干净净的水泥路上,听着村里新修建的文化广场上传来的广场舞音乐,看着烟田里耕作陆陆续续回家的勤劳人,贺海飞的内心满满的喜悦:脱贫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