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王小良:痴心农技不言悔
2017-06-22 15:15:32 来源: 华声在线 作者:刘志坚

通讯员 刘志坚

  

图为长王小良(右)在指导农户田间管理工作 

  王小良,男,41岁,中共党员,1995年邵阳农校毕业后。一直担任新邵县陈家坊镇农技站站长职务。他担任基层农业技术人员20多年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扎根基层,脚踏实地、无私奉献。为陈家坊镇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1年至2006年连续获得县政府嘉奖,2007年至今被县评为科技先进个人,2008年被县人大常委会评为新农村建设标兵,同年起还被县科技局聘为12396科技专家,2015年在省农技推广工作会议上,该镇农技站被评为省五星级乡镇农技站。王小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出了一曲曲感人的乐章,把自己的人生和汗水融入到了服务“三农”的热潮之中。

  促增收 带动农户调整产业结构

  2001年开始,王小良率先在黄家桥村承包8亩田地种植早熟无核优质葡萄,每年收入亩产将达到6000元。为增长知识,他先后多次自费到广西兴安、湘潭三益、浙江海盐、常德澧县等地参观学习,取长补短。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终于撑握了南方葡萄生产栽培技术要点。如“V”字型架式,葡萄套袋技术,早熟无核化生产技术、葡萄数字化栽培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每年为果农增加了可观的收入。目前全镇种植面积有300多亩,主要种植红提、醉金香、金手指等优质品种,每年农户仅种葡萄这项收入就超过了150万元。近10多年来,他还带动当地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他自己投入3万多元资金来种植了35亩蔬菜大棚。后来又自掏腰包推广新品种,引进了水果型黄瓜,津研系列优质黄瓜品种等,这些优质品种在自己棚里试种成功后,结合新技术积极向其他群众推广。2013年以来,他还与镇农技站的干部们在桥石滩村承包耕地面积200亩作双季稻种植示范,带领全镇干部开展了“一人学一技”活动,让每名镇村干部都熟练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和技能,并多次组织种养大户开展集中培训学习。

  在搞好本镇基地的同时,王小良还积极为其他乡镇群众提供帮助,2006年在潭府乡水口村发展了百亩秋季礼品西瓜栽培,成功解决了西瓜一地两熟栽培技术,为农民增加近50万元收入。2008年,他又在雀塘镇柳山村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投资200多万元建立起了100多亩提子葡萄园,2012年带领部分农民到衡阳的祁东参观学习酥脆枣生产技术,在本镇富阳、长塘等村发展了200亩酥脆枣生产基地,自己先后还到隆回,洞口等地和全县各乡镇指导葡萄生产,他带领百姓科技致富的先进事迹先后被《湖南农业杂志》和《邵阳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强服务 推动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陈家坊是新邵县农业大镇之一,当地具有发展双季稻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该镇被县农业局列为水稻高产创建整制推进乡镇,为更好的完成全镇双季稻生产任务,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近年来,镇农技站在县农业局、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积极带动农户发展双季稻种植,并建立了以司门片为主的万亩双季稻生产基地,涌现了周辉耀、李喜林等一批种田能手和农机大户。每年春耕期间,王小良常带领技术人员从浸种催芽,到播种育秧,插秧到大田管理,始终坚持送技术到田间地头,组织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宣传农业政策法规等。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为做好病虫测报和渔业测水服务至关重要,他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在病虫测报点上,总是定期认真调查、取样、分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没有丝毫懈怠,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服务的贴心人,致富的带头人。

  至目前,全镇共有规模种粮大户36户,其中种粮2000亩以上的1户,1000亩的1户,其他种粮大户面积均在100亩至500亩之间,全镇每年实现双季稻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传技术 引领一方百姓脱贫增收

  陈家坊镇是新邵县重点扶贫乡镇,农民脱贫致富任务艰巨。2017年,镇党委政府决定由王小良同志兼任刘什坝村党总支部书记职务,就是想利用他的过硬农业技术和实干精神帮助刘什坝村做大做强扶贫产业。王小良兼职后,一心就想带动全村广大村民早日脱贫致富,他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在传统农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寻找一条发展的新路子,村里着力发展油茶、双季稻、水果等五大优势产业帮助村民增收。

  目前,刘什坝村在王小良的带领下,发展油茶种植1200亩,优质稻1300亩,无花果150亩,优质桃150亩和优质无籽西瓜200多亩。同时,他与村支两委还制定出了一个长远发展规划,利用村里的土地优势,打造十里桃园;利用本地的一座岩洞(名叫孤山岩)发展全域旅游,正在招商之中。通过产业带动,今年将可以为当地农户增加收入200多万元,土地流转收入150多万,带动帮助村里79户贫困户共336人每人直接增收300元,工资和土地收入达到15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