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陈惟通:做职业农民有奔头‍
2017-01-06 09:46:08 来源: 华声在线 作者:胡富元

通讯员 胡富元

  “今年的稻谷价格低。2015年是每百斤150元,可今年,只有130元。”上月中旬,隆回县石苗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陈惟通无奈地对笔者说,“没办法,价格低也要卖。”

  当天,该县鸭田镇大米加工厂的老板在这里收购他的稻谷,卖了4万多斤。“尽管稻谷售价低,但还是有16万余元的纯收入,比起我卖猪肉、打零工还要多8万多元。由此看来,我做职业农民的路子走对了!”陈惟通说。

  投刀从农

  隆回县金石桥镇石苗村,位居该县县城西北部的崇山峻岭间,距镇政府所在地有4公里之遥。今年51岁的陈惟通,是石苗村3组普通的村民,也是该村的镇优秀共产党员。

  2000年3月,在时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传章的推荐下,陈惟通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15年10月以前,他在当地从事着杀猪卖肉的屠夫和打零工等职业。“我每天卖一头肥猪的肉,一般是早晨六七点钟就全部卖完,然后,到事先联系好的建房户家去做零工。”陈惟通说,“这样,运气好的话,一年下来有8万来元的收入。”

  2015年11月底,陈惟通又在该村村支两委的推荐下,注册了隆回县石苗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家庭农场。同年12月初,经隆回县工商管理局登记,成功注册了隆回县石苗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当月中旬,经合作社成员彭祥生、张青华、陈惟运、陈柏青、贺振扬等20余人的投票选举,陈惟通当选为合作社理事长。2016年,他与合作社成员一起,在该镇花园、石苗、茗水桥、洞下、罗公湾、税北等村流转耕地3000亩。自己在石苗村创办了家庭农场,成为了一位“职业” 农民。“我在本村和罗公湾、花园、税北等村流转耕地300余亩,种植优质稻。土地费用价格比较低,每亩100元至500元不等,平均价为200元。主要是工价高,点工每天都是160元至200元。”陈惟通说,“我们在洞下、茗水桥等村创办了4个家庭农场。这些农场,都归隆回县石苗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

  2016年春,陈惟通借款20万元,并拿出家里多年的积蓄30万元,共计50万元,购买了2台插秧机,5台小型犁田机,1台大型收割机,在本村和邻村花园、罗公湾等村流转耕地310余亩。“我之所以能够赚钱,主要是托风调雨顺的福。我创办农场的开局之年,没有受到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真是要感谢上苍!希望以后也一样,风调雨顺!”陈惟通笑着说,“月底,还要在花园村流转100余亩,价格已经谈妥,200元一亩。花园7、8组的村民认为,这个价格比较合理。”

  2016年,陈惟通除种了310余亩优质稻外,还种了1亩多地的生姜。“今年的生姜也获得了丰收,亩产达3000公斤以上。”陈惟通说,“生姜没有卖出去。要留着作为明年的种姜。”

  据了解,陈惟通购买的稻谷种子、肥料和农药,由该镇农业站与县植保站供应。“种子、肥料和农药,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据统计,光种子、肥料、农药,每亩就要花200余元。”陈惟通说,“这些开支,先由站里垫着,我们秋收后再付款给站里。这样一来,可以减缓缺少资金的压力。”

  家人支持

  “我办家庭农场,主要是有全家人的支持。”陈惟通感慨地说,“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做梦都不敢!”

  当地村民陈惟超等人介绍,陈惟通的妻子李立平是村民公认的大方、贤淑善良的妇女。她与丈夫年龄一样,今年都是51岁;文化程度也一样,都是初中毕业。他们育的一双儿子,长子陈鹏,今年26岁;次子陈金华,今年25岁。大儿媳张梅和次儿媳邹黎也是思想进步、有文化水平的知识青年。他们兄弟俩和妯娌俩都是高中生。“陈鹏、陈金华、张梅和邹黎个个聪明能干,有开小车的技术,又学会了‘机械化’操作技术。”陈柏青说。

  为了支持丈夫陈惟通创办合作社,经营“家庭农场”,掌管家庭财政大权的妻子李立平倾其家里所有积蓄30万元,让陈惟通投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流转耕地,购买农机,让孩子们去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有关农机培训班学习使用、维修农机技术。

  今年,陈鹏、张梅和陈金华、邹黎两对年轻夫妇,在父母亲的倡导和支持下,再没有外出打工,而是听父母亲的话,先后到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了“插秧机、收割机”驾驶、简单维修技术。“这么大面积的农场,而且不在一个地方,我们不插手帮忙,靠父亲一人经营,肯定是不行的。”采访中,陈金华笑嘻嘻地说,“农忙时,在家里搞农业,也是蛮有趣味的。”

  陈金华介绍,他们兄弟、妯娌四个年轻人,农忙时,帮父亲忙农业。春耕时,他和哥哥使用犁田机犁田;有时,父亲陈惟通也学着插一会秧,但多数面积,是他的妻子和兄嫂插的。秋收时,他们两兄弟驾驶收割机在稻田里忙碌着。运送稻谷回家晾晒,就是他们家里的两位妯娌了。

  “我这个年纪了,犁田还吃得消。但插秧、收割,就靠孩子们了。”陈惟通说,“这样,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也就节省了高价雇请民工工资的开销。”

  初尝甜头

  “去年这个时候,稻谷的收购价格是每百斤150元,今年降到130元……没办法,价格低也要卖,不能堆在仓库里发霉。”陈惟通有点无奈地说。他告诉笔者,今年,他家收获了46万斤稻谷,还有4多万多斤没有卖出去。

  陈惟通今年初才开始就搞大规模种植,没想开局之年就遭遇粮食价格下跌。他给笔者算了一笔细账:田租、种子、化肥、农药、机播、收割、田间管理等各项开支加起来,种一亩农田的总成本14O0元。按750公斤亩产和130元/百斤的时价计算,每亩毛收入1950元,除去成本,仅有550元的利润。

  “这几项成本里占大头的是田间管理花的小工费。”陈惟通告诉笔者,在当地雇请一个普通小工,一般每天除了三餐酒食,还要200元的工资,有点技术的活儿,收费就更高了。2016年,这项目费用每亩就达到了400元,“有些农田不能使用机械,雇人工费用更高,一亩成本达到了1940元,按现在的粮价,种粮大户几乎赚不到钱。”

  陈惟通感到欣慰的是,尽管粮价下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他们家种植粮食并没有亏损,“把剩下的稻谷都卖出去,除去各项成本,纯收入有16万多元。”他说,第一年种粮之所以能小赚一笔,首先得感谢老天爷,“今年7月初,我们这里遭遇连日暴雨,邻近一些乡镇的农田和庄稼受灾都很严重,我们这里因为水利设置较好,没有受到洪水损害。另外,我们这里的耕地租金不高,一亩100元到500元,平均也就200元。这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或做生意去了,农田没人种,所以要价大多不高。”

  陈惟通介绍,2016年他种植优质稻310余亩,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1500多斤,共收稻谷230多吨;种植的1亩多地的生姜,也获得大丰收,亩产达3000余公斤。

  2016年,在我国多地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给农田造成了重大影响。而陈惟通的农田,却是毫发无损,还获得不错的收成。这是为什么呢?

  当地村民说,在他们这个地方,有一个千百年来流传着的神话故事。故事中说,在远古的时候,他们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神仙,古人称“寿福爷爷”。在他要离开此地上天受封之前,给他外甥留下一包东西。“寿福爷爷”上天后,其外甥把包打开一看,只见包中的纸条上写着两句话。一是“兴水利,除旱灾,保农田无忧”;二是“别处太难,此处无忧;别处太旱,此处有收”。

  神话归神话,不能当真。笔者看到,在金石桥镇,山林植被丰厚,森林密布。溪河堤岸与河坝多数是由水泥、块石构筑而成,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印象;水泥构筑的水圳宽阔、通畅。

  “7月初,我县南面的乡镇和邻县新化文田等地,因为洪涝灾害,导致农田受损严重。可是,我地,虽然也下了大暴雨,但洪水却是很小,使我地的农田没有任何影响。但愿,今后也一样受到‘寿福爷爷’的保佑!”陈惟通笑着说。

  陈惟通告诉笔者,他种植的310余亩优质稻,由于受当地水利工程和风调雨顺的惠顾,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1500余斤;生姜也获得大丰收,亩产达3000公斤以上。“我种植稻谷的纯收入有16万余元。”陈惟通乐呵呵地说,“还不加上生姜的收入。如果要算上去,1万元是有的。”

  陈惟通告诉笔者,他雇请“钟点”民工,花费了一笔较大的资金。按照当地民工的价格,雇请只要花力气,不要技术的点工,一般每天除供应三餐酒食、一包平价白沙烟外,还要花160元到200元不等的工资;犁田之类的技术工,三餐酒食、烟除外,犁1亩田要付300元工钱。“稻谷售价低,而雇请民工的工价太高,导致我收入很不理想。”陈惟通说,“好在流转来的耕地价格较低,否则,我就尝不到甜头了。”

  笔者了解到,陈惟通310余亩稻田里,在秋收后,全部撒播了绿肥种子。“绿肥种子,生长的速度快,它是一种很不错的肥料。”陈惟通说,“这东西是一种很好的基肥。2017年,它至少会让我减少两三万元的肥料付出。”

  今后目标

  说到今后的发展目标,陈惟通希望今后稻谷的价格有所回升。同时,计划种养结合,留出泉水充足、交通方便的耕地,开挖出池塘来,放养泉水鱼。2017年,要把花园村7、8组的100余亩耕地流转过来。

  当天中午12点,冬日暖暖的阳光照着笔者摆放笔记本的桌子上,陈惟通的国字脸上泛满了红光。他信心十足地说:“月底,我就到花园村7、8组去,和那里的村民签订流转土地的协议。”

  笔者在陈惟通的流转土地计划书上看到,2017年,他在花园村7、8两个组,又流转了100余亩耕地,价格还是200元1亩;在税北村,也流转耕地100余亩,“价格是600元的,用于种植水稻种子” 陈惟通说,“种植水稻种子,是与广东省一家种子研发公司合作的。2017年元月份签订合作协议。”

  陈惟通告诉笔者,2017年他着手培训一批“5060” 人员,让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成为“上班族”。他表示,解决无固定职业的农民就业,是他这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也是他这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和家庭农场办好,让它发展、壮大,让它在正规的、专业的轨道上,走得更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是我这个理事长,家庭农场场主应尽的职责!”陈惟通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