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邵阳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25-05-25 15:54:09 来源: 华声在线 作者:刘芳军 刘其洁 刘富洪 何杰锋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邵阳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这是对每一位邵阳市民共同努力的最好肯定,也是对这座拥有2500余年历史的古城文脉传承不息的最新注解。

  在市民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中火红绽放的“文明”之花,清香满城。

  扎根热土沐甘霖

  “如今的邵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素质显著提升,文明已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邵阳发布微信公众号平台公布喜讯伊始,网友“珍惜~我是储哥 若储”迅速深情留言。

  为民惠民,共建共享,邵阳将群众获得感作为检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的试金石。

  新一轮创建工作启动后,邵阳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融入城市发展脉络,扎实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基层,示范带动全市各级部门协同发力,全域、全员、全程、全面创建热潮涌动。

  出行难题,这个“堵点”要疏。邵阳多管齐下,实施停车位改造、新建停车场、开放机关车位、优化公交线路等一系列举措。红旗路居民曾宗君深有感触:“现在开车、停车都方便,出行轻松又顺畅。”

  老旧小区“老破小”,这个“痛点”得治。邵阳大力推进改造工程,三年内改造1081个小区。大祥区仙人井小区改造后,古色古香,成为沿江风光带的特色景点。居民赵忠意赞不绝口:“墙面翻新,还建了游园和广场,散步锻炼都方便,住着舒心多了。”

  集贸市场是城市文明的“窗口”。邵阳开展“三清六乱”整治行动,让文明融入“菜篮子”“米袋子”。曾经的南门口“马路市场”,改造后分区合理、干净整洁,市民买菜如逛超市般舒心。市民张丽开心地说:“现在买菜环境好多了,心情都变好了。”

  政务服务是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邵阳开展“窗口服务优化”行动,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和“一网通办”。全国首创的“送解优”服务码,让企业扫码即可享受政策咨询、审批代办等12项服务,累计解决难题1560个;营商环境110平台推行“企业点单、部门接单”模式,让企业真切感受到“邵阳温度”。

  城乡接合部华丽“转身”。邵阳统筹推进全域创文,加强城乡共建。平整道路、疏通下水道、设置垃圾分类站点、新建室外文娱场所……在资新社区生活了28年的石女士见证了社区的变化:“基础设施更便利了,跟城中心没两样!”

  一项项暖人心的民生项目落地,邵阳以惠民之“雨露”在创建征程中不断厚实市民获得感。

  枝叶关情向阳生

  “邵阳一定会越来越美,邵阳人的幸福指数一定会越来越高!美丽邵阳,幸福邵阳。”网友“猴哥”从西藏发来“贺信”。

  资江潮涌,激荡千年文脉;古城新韵,辉映时代华章。市民发自内心的幸福感,随着文明“枝叶”着力伸展开来。

  “邵阳红——周末志愿行”等活动贴心开展,“文明实践集市”让志愿服务聚焦群众需求;“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将文艺文化、戏曲作品送到基层,让传统文化浸润百姓心田;“社区邻居节”打破了钢筋水泥的隔阂,让社区洋溢着温馨和谐;《紫薇花开香天下》MV唱出了大美邵阳文明建设热潮……

  邵阳市文明主题歌曲《紫薇花开香天下》

  在苗儿村“文明超市”,积分换岗位、换建材的机制,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在观音塘社区,“片长、组长、邻长”三级自治网格,让矛盾化解在邻里笑谈之间;资新社区“玖玖红”爱心食堂每日为200余名老人提供平价餐食,暖胃更暖心……

  新风劲吹,枝叶自繁茂。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陋习,邵阳以“破立并举”塑乡风。1789个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明确红白事操办标准。北塔区杨旗岭社区“12345”模式,以一纸村规民约管住红白事:彩礼不超过2万元,丧事不摆流水席,两年节省红白事开支240万元;在城步苗乡,“山歌劝孝”活动将孝道文化编成苗歌,通过“村村响”广播传唱;隆回县“道德评议会”以乡贤评是非、以德治化纠纷,调解矛盾3800余起……

  邵阳市还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全覆盖,通过“书香邵阳·全民阅读”“宝庆群艺汇”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城市文明切实成为市民可感可触的生活体验。

  “魅力邵阳,幸福邵阳,身居邵阳,荣幸之至!”网友“山河故人”留言感慨家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

  “我在邵阳生活了几十年,这几年城市面貌的变化非常大,不论是居住环境、出行条件,还是生活水平、城市秩序、市民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谈起邵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的变化,家住二纺机社区的刘先生赞不绝口。

  “百家宴,把‘陌邻’变成了‘睦邻’。”连续参加两届“百家宴”的志愿者刘志亮感慨地说。他记得去年“百家宴”上,自己随口提了一句“老人理发难”,随后就得到了响应,不时有理发师来社区为老人们义务理发,“生活在这样的邵阳,真的很幸福!”

  古城邵阳,以文明凝练着城市的气度,也绘就了居于其中、往来其间人们的幸福底色。

  繁花似锦清香来

  “热烈祝贺!文明是底色,更是全体市民共筑的荣光。”得知邵阳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后,“小付村长”和众多网友一样,在媒体消息的评论区竖起了大拇指祝贺。

  繁花开,清香来。

  文明的质感,镌刻在城市的肌理中;文明的温度,浸润于市民的满意里。

  “公交车变成了新能源的,舒适、安静、有空调,还安装扫码乘车系统,很方便。”返乡大学生刘若辰为家乡的公共交通改善点赞。

  “我真切感受到了邵阳的变化。这种变化,我很满意!”双清区居民李建国的话,道出了市民的共同心声。

  市民的惬意,来自愈加优美的环境。资江碧波映照蓝天白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三年超320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生活常态。从大祥区西苑公园的晨练人群,到北塔生态廊道的跑步爱好者,纷纷感叹:“城市像个大花园,生活其中蛮味!”

  市民的敬意,源于不断涌现的榜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林生丽,30年不涨价的“爱心粉面”温暖了无数人的胃与心;乡村教师侯长亮扎根深山11年,用知识点亮留守儿童的未来……身边榜样如繁星璀璨,邵阳有5人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4人获省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有“中国好人”23人、“湖南好人”159人、“新时代湖南好少年”20人。市民王慧在“榜样的力量”巡讲现场感慨:“他们让平凡生活有了光芒,我们也要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市民的爱意,在对古城前行愈加铿锵的寄望中。“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邵阳好样的,加油加油冲冲冲!”“付出终有回报!珍惜荣誉,继续加油,把邵阳建设得更加美丽、文明、富裕!”……网友、市民的跟帖寄怀满是对邵阳的情谊。

  也正因如此,“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如新风浸润的灿烂花开,必将在时光的长河中清香恒远,必将在你我的共同呵护里愈加光彩照人!

  (作者 刘芳军 刘其洁 刘富洪 何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