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邵阳频道讯 (通讯员 陈远志 杨迪卿)“我们建立了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举措,定期开展亲情交流,对问题儿童加强特别关爱,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月26日,笔者从隆回县金石桥镇获悉,该镇通过一系列“关爱留守家庭”活动和措施,使留守孩子“离开父母有亲情,留守在家有关爱”,让外出创业者“流”得安心,让留守老人和儿童也“留”得安心。这一活动真正实现了“三全其美”。
互动体味亲情
“爸爸,我好想你回家与我们团聚,我心里有好多话想跟你说呢……”“好的,爸爸一定抽时间回家看你!”这是远在广州打工的隆回县金石桥镇龙口村村民郑时录和读初中的女儿之间的书信内容。
“我感到内疚,从来没有这样真正地了解过自己孩子的内心想法。”郑时录在电话中告诉笔者,他和妻子在女儿上小学时就外出务工,多年难得回家一次,女儿一直由老人看护。这次通过该镇妇联、团委开展的“两地书、亲子情”书信交流活动,他才从书信中得知女儿的内心想法和对父母的思念。
近年来,金石桥镇妇联与共青团积极探索建立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服务长效机制,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学会感恩等主题活动,开展“两地书、亲子情”书信交流活动,使留守儿童和家长在自主参与、自我教育、亲子互动中体味了亲情,融洽了感情。
撑起爱的蓝天
金石桥镇是劳务大镇,常年有2多万人外出务工,全镇留守儿童近6000人。为了能够让外出务工人员“流”得“放心”,让“留”在家里的孩子“留”得安心。该镇中心学校率先摸索“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经验和措施,在全镇25所中小学校制订了6项制度,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该镇中心学校校长李谟强称,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监护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安全失保、学业失教、亲情失缺的“三失”问题,集中表现心理发展不健全、行为习惯差、学习状况堪忧等。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为此,该镇各中小学校相继建立了“留守学生”成长档案制度、结对帮扶制度、监护人培训制度、定期亲情交流制度、问题儿童特别关爱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等。
李谟强说,金石桥留守学生管理工作亮点频现,涌现出了不少颇具特色的经验和做法:高洲完小真情关爱留守学生实行“四个优先”;高洲中学积极开展“百名志愿者结对百名留守学生”爱心活动;金石桥镇中学积极加强对留守学生监护人指导,班主任做到“五必访”;镇党委政府将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关爱作为镇里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组织辖区各学校成立课题组,为全镇近6000名留守儿童逐一创建“个性档案”。
建立长效机制
该镇党委书记李博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解决,需要构建学校主体、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关怀机制。
该镇镇长魏彪说,金石桥镇已探索建立了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服务长效机制,使留守儿童“离开父母有亲情,留守在家有关爱”,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